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才藝潛能>正文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

心理學家認為, 父母與孩子說話時蹲下身子, 會讓孩子獲得被關注、被尊重的感覺, 有利于溝通理解。 在事關孩子的學習、成長上, 我們何妨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 蹲下來看看孩子的興趣和想法, 正視他們的長處與不足?

上興趣班是眼下培養孩子的熱門, 選擇哪個班, 該兼多少門課, 我這個曾當過教師的人, 對此卻不以為然。 我的看法是, 孩子的興趣是第一位的, 孩子不愿意的就不要勉強;低年級的可嘗試學音樂書畫, 他們較易接受;中年級的若然孩子不反對, 不妨學學寫作。

這些東西對升學或者幫助不大,

Advertisiment
但可提升人的智趣、審美和思維能力, 讓孩子終身受益。 至于別人熱衷什么忙碌什么, 大可不必跟風。

有些家長把某些課外學科當作成才捷徑或升學秘笈, 迫孩子攻讀, 以致費時耗錢、半途夭折的事, 我見過不少。

有人請我搭門路買鋼琴, 說培養孩子向音樂發展, 但她家人及親友中, 無人懂得琴樂之術, 請老師家教也非她荷包所能支付, 光憑興趣班那點三腳貓工夫, 能頂個屁用。 琴是幫她買了, 不到一年, 鋼琴成了廢棄的擺設, 孩子早已失去興趣。

有朋友的孩子語數成績不佳, 母親看到他整天就愛涂涂畫畫, 便想培養他學畫。 丁俊輝不是沒讀多少書嗎, 他讀書成績肯定不好, 但桌球技精湛一樣能出人頭地。 孩子被送去學畫,

Advertisiment
周末的時間大部分耗在繪畫班里, 結果畫沒畫成, 語數又失去追趕的時間, 成績每況愈下。

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心切, 不顧孩子的性格、氣質和興趣, 以自身眼光給他們設計成才之路, 以為只要舍得投資, 自小培養, 孩子就會飛黃騰達。 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魯迅那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仍然值得一讀。 他說:孩子的世界, 與成人截然不同, 倘不先行理解, 一味蠻做, 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而先行理解的, 應是孩子的性情、愛好和特長。 只有充分了解之后, 從中發掘他的潛力, 才有可能找準孩子成長的天賦之道。 一廂情愿地趕鴨上架扶驢上橋, 不是教子成才應有的科學態度。

我曾對人說過西晉左思的故事。 左熹一心要讓兒子左思成為書法家,

Advertisiment
請來名師主教, 左思卻毫無興趣, 死寫濫畫不成氣候。 左熹轉而讓兒子學彈琴, 左思缺少必要的領悟能力, 學了許久也彈不出像樣的曲子。 父親這才發現, 兒子內向多思, 偏愛文學, 便讓他改學詩賦。 結果左思如魚得水, 小荷露角, 最后成為文學名家。

今天也不乏這樣的事例。 歌星張也少時尊父母之命學習舞蹈, 但學了很久表現平平, 卻對唱歌表現出濃厚興趣和不凡天資。 父母讓她改學歌藝, 成就了今天的張也。

我的兒子多年來興趣班只有英語一門, 他對英語情有獨鐘, 數理化成績一般, 唯獨英語總是名列前茅。 大學時他放棄熱門的兼修課程, 騰出時間主攻英語, 我支持他的選擇。 結果他通過了英語八級,

Advertisiment
還拿到高級別的劍橋英語證書。

推薦閱讀:為2~3歲孩子配制打擊樂器 給孩子一個自由涂抹的天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