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_培養孩子的興趣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幼兒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 是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作為教師應該合理的幫助, 引導和啟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那麼,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

Advertisiment

有一個男孩在一邊彈鋼琴, 媽媽坐在一旁‘伴奏”—役完役了地絮叨:“父母省吃儉用給你買了這架鋼琴。 一年多了, 你連一個完整的曲子都彈不出來, 真沒有出息。 ”突然, 琴聲嘎然而止, 孩子哭喪著臉, 不知做什麼好。 本來孩子對音樂不感興趣, 可當媽媽的卻一心要把孩子引向音樂藝術的殿堂。

年輕的父母都有一個強烈的願望,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特別在今天“神童迭出的情況下, 有些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 就像前邊所說的那位母親, 不顧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徵, 不考慮孩子的興趣與意願, 硬性向孩子灌輸他並不感興趣的知識, 甚至強制孩子每天要學習多長時間,

Advertisiment
完成多少作業。 其實, 這樣做的結果, 往往收效甚微。 於是, 一些家長便抱怨孩子“天生不是那塊料”, 失去教育的信心, 從而歧視孩子。 對此, 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曾指出:“即使普通的孩子, 只要教育得法, 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這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

德國著名法學家卡爾.威特小時候就顯得特別呆癡, 以致周圍鄰里都把他當作小傻子。 他的父親雖然也曾悲傷地歎息:“我犯了什麼罪, 上帝給了我這麼個癡呆兒子?”然而, 他並未因孩子“笨”而喪失信心, 仍循循善誘地對其進行早期教育, 結果這個被大家公認的癡呆兒, 不久就使鄰居們刮目相看了, 以至成為法學家。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七歲上學後, 仍迷戀著那五光十色的昆蟲世界,

Advertisiment
而對課本不感興趣。 結果, 連最簡單的乘法表也背不下來, 甚至連啟蒙課本上的26個字母也認不清, 父母認定法布林是學不成了。 但是, 偶爾一次他被父親買回來的一張掛圖吸引住了, 圖上畫滿了動物, 每個動物旁邊都標著這動物的名稱, 第一個字母寫得大大的, 依次排成一張字母表。 法布林愛不釋手, 沒想到過了三天時間, 就認識了掛圖上的所有動物, 並熟記下了26個字母。 他以此為轉機, 很快就攻克了課本上的所有難題, 成為一個勤奮好學的優等生了。

今天, 我們重新觀察威特和法布林的成長過程, 不難發現, 教子成才的關鍵在於教育得法, 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 用興趣引導孩子去敲開知識的大門。 一個人的內在動力比任何形式的外在壓力都重要。

Advertisiment
從某種意義上說, 興趣是人們學習知識, 發明創造的驅動力。 愛因斯坦所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 對孩子進行教育, 切不可以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強求孩子, 而應該注意分析孩子的興趣, 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 去引導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 一旦孩子對所學的東西產生了興趣, 即使家長不再“揚鞭”, 孩子也會“奮蹄”的。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應從以下三點抓起。 一是要寓科學性於興趣之中。 父母要儘量用生動形象的事例, 豐富多采的語言, 引導孩子去揭示大自然的奧秘, 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 如果讓孩子去聽枯燥乏味的說教, 看內容晦澀難懂的書籍,

Advertisiment
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作業, 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幫助孩子把興趣的培養同勤於思索的進取精神結合起來。 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或某門科學淺嘗輒止, 就很難對它發生興趣。 若經過辛勤努力, 取得一定成績, 濃厚的興趣則會油然而生。 而且取得的成績越多, 興趣越濃厚。 三是為了使孩子保持濃厚的興趣, 並使之穩定和持久的發展, 父母要引導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使孩子的興趣和遠大的志向結合起來。 這樣, 孩子的興趣就會昇華為獻身事業的志向, 鼓起不斷探索和追求的風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