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引導寶寶如廁 讓寶寶告別尿布

關於什麼時候教孩子學會如廁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越小訓練孩子的如廁習慣, 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過早的訓練寶寶如廁容易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殖發育, 再者如果寶寶不能按要求如廁易引起自卑之感, 對孩子的成長更不利。 所以引導寶寶如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應以寶寶的習慣為主。

比如說當寶寶形成固定的如廁時間;寶寶通過語言表達尿濕之後不舒服的感覺;口頭上或者行動上有想自己解便等情況就說明可以教孩子學會如廁了。

怎樣教孩子如廁

Advertisiment

教孩子如廁之前首先應該讓孩子明白上廁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最好是可以激起寶寶自己上廁所的興趣, 比如說孩子的尿布濕了, 可以告訴寶寶, 為什麼會尿尿, 尿尿是怎麼一回事等等。

教孩子如廁一定不要給孩子壓力, 比如說在尿褲子就打你屁股或者不帶你玩之類的, 不管孩子多大都儘量不要這樣做。 正確的做法, 應該是觀察寶寶, 從側面引導孩子自己上廁所, 比如說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是否願意自己上廁所, 當然這一個過程可以告訴寶寶如果把便便排在固定坐便器裡, 屁股就不會髒髒的。 如果孩子沒尿褲子要及時鼓勵孩子, 誇孩子, 多數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語言或是行動上的支援。

其次購買正確的用具,

Advertisiment
般市面上都有專門適合兒童的坐便器, 原則上在選擇時可以儘量往卡通或是寶寶喜歡的類型去選擇, 這樣寶寶會因為愛屋及烏, 而愛上自己上廁所的。

再者就要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寶媽們日常細心觀察的話, 就會發現孩子的如廁時間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比如說寶寶吃完飯後10分鐘、喝完水之後就可以引導孩子坐在坐便器上, 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引導孩子更早學會如廁。

每次幫寶寶換尿布時, 可以告訴寶寶大便是要扔在便盆裡的, 這樣對引導寶寶把上廁所和便盆聯繫起來的。 如果可以讓寶寶看到這些髒東西都沖到哪, 效果會更好。

其實不同的孩子學會如廁的時間都是不同的, 這與其膀胱、肌肉發育等各因素都有直接關係,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以孩子學會上廁所的時間與孩子的智力發育聯繫起來。

最後建議從夜間開始訓練寶寶的如廁習慣, 因為多數寶寶在夜間的尿尿會相對較規律。 正是因為這樣, 所以晚飯後儘量不要讓寶寶喝太多的東西, 以減少寶寶尿床的次數。 還有在這期間, 如果寶寶完成了如廁訓練, 只是偶爾由於某些因此而出現小狀況的話, 千萬不要去責駡孩子, 因為這個時要完全控制大小便是需要過程的, 因此千萬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