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家長不要代替孩子成長

在生活中, 不乏很多被家長溺愛而導致個性驕縱不可愛的孩子。 他們通常動手能力差, 遇到困難會亂發脾氣, 讓其他同齡孩子都不愛跟他交流。 長此下去孩子變得孤僻, 極端。 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成長非常苦惱。

對待孩子應該感性而又理性, 建立親子依戀是有必要的, 但是家長們應該明白, 愛孩子並不是一切都替他包辦, 對他的要求一概不拒絕。 家長對孩子適當的嚴厲也是不可少。

家庭關係中, 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應是威嚴與慈愛並存的形象。 疼愛不可少, 但是該放手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當孩子遇到一些困難時,

Advertisiment
儘量先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不要著急心疼孩子吃苦。 其實孩子在困境中身體的潛能反而會激發出來, 孩子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 有時孩子的表現反而會讓做父母的大吃一驚, 有壓力才會有提高。 家長有時可以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走出難關, 例如言語鼓勵等, 這樣孩子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專家認為:過於安逸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動手能力變低, 家長若對孩子愛之過分, 疼之過度。 致使孩子在長大後尚不會獨立處理事情。 所以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 家長有時可以適當的人為增加一些困難, 例如在吃飯前, 讓孩子分筷子, 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 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總之, 儘量讓孩子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解決。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的朋友, 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思考孩子的問題, 有時也可以跟孩子傾心交談, 孩子跟父母住在一起, 每天有大量的交流機會, 家長可以在適合的時機跟孩子談論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鼓勵孩子大膽的陳述自己的想法。 家長可以在這時給予肯定,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幼兒在接觸外物時, 離不開大人的幫助。 家長在孩子面臨挫折時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若孩子不小心摔倒, 家長不要馬上去攙扶, 而是鼓勵他自己爬起來, 只有讓幼兒自己從挫折中站起來, 才能培養出他們不怕挫折, 敢於挑戰的能力。 我們學走路時也是摔了不少呢。

Advertisiment

總結: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上立於不敗之林, 所以孩子幼時的教育非常的重要, 孩子優秀的品質要從孩子小時候培養起來, 只有孩子自身素質過硬, 能力夠強, 才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