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小霸王!小孩愛耍脾氣怎麼辦?

正面情緒是進入學習狀態的動力來源。 探索的喜悅、實作的快樂、成功的自豪、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得更多成就的信心等等, 這些都是讓人願意去冒險所必備的情緒。

然而, 當一些別的情緒占上風時, 便會干擾大腦運作, 成了平靜學習的阻礙。

就像是所有新的學習情境都可能使我們缺乏安全感。

未知令人恐懼, 不論小孩或大人皆然。 唯有隨著時間而累積的經驗, 能讓我們承受得住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依我們的臨床經驗, 最常見的兩種負面情緒, 亦即最容易引起學習阻礙的兩種情緒, 是恐懼和憤怒。

Advertisiment
恐懼會演變成裹足不前, 而由挫折所導致的憤怒, 則會演變成發脾氣。

當情緒掌控了「腦袋」時, 會發生什麼事呢?答案:由大腦裡的杏仁核主導大局。

這個杏仁核是何方神聖呀?

杏仁核就像個情緒的處理中心。 它能辨識與知覺相關的情緒。 舉兩個例子說明:我看到一塊覆盆子蛋糕, 心頭不禁喜孜孜的;我看到兩頁密密麻麻的歷史課文, 心中立刻很恐懼。

恐懼會導致大腦短路, 使得大腦皮質(邏輯理性思考的中樞)無法處理送進來的情緒, 此時的大腦便容易由杏仁核接管, 等於大腦將有一段時間無法以合理的方式理性思考。

根據研究, 人類大腦皮質神經元的發展, 要到成年後才會趨於成熟, 女生要等到18 歲, 男生則是32 歲。 以孩童階段而言,

Advertisiment
杏仁核時常扮演著情緒的主導角色, 因為它在一出生時就成熟了。 所以, 孩子總是容易情緒化, 這是正常現象。

「他都六歲了, 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太離譜了吧?」這種說法, 不但說了沒用, 而且對你和孩子都只會造成傷害。

總之, 當孩子受制于杏仁核, 父母一味地想要和他講道理, 只是白費力氣, 且不是適當之舉。 還不如先用一點時間讓孩子的情緒平緩下來, 再平心靜氣地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 並徹底擯棄那些「為什麼你要把自己弄成這樣?」、「為什麼你都不用功?」、「為什麼你這樣就氣餒了?」、「為什麼⋯⋯」要是你的孩子當下知道答案, 他早就開開心心告訴你了。

我們有很多種技巧能讓情緒平緩下來。 依孩子性格的不同,

Advertisiment
我們經常推薦以下這些簡單且容易上手的小練習(冷靜空間或腹部呼吸練習)。

小練習1 陪孩子找到冷靜空間

請邀請孩子獨處, 暫時斷絕外在刺激, 這樣做不是為了懲罰他, 而是讓他情緒能平緩下來。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 可以請他先安靜、不要說話, 並把你雙手放在他肩膀上、手臂上, 或牽著他的手。 主要在於引導孩子靠自己冷靜下來, 但我們同時會陪伴著他, 讓他安心。 有些孩子可能會需要找一個家中他們最喜歡的角落獨處。

這種方法能協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並馴服自己的情緒。 這個方法若要奏效, 前提一定必須要大人也保持冷靜, 不可再給孩子負面壓力。 這樣才能讓負面情緒回到正確的位置上, 它們和其他情緒一樣來來去去,

Advertisiment
只是暫時經過我們的大腦而已。

「給孩子愛的抱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項, 這並不會有損你的權威, 絕對不是什麼軟弱的象徵。

小練習2 緩和情緒的腹部呼吸練習

一旦孩子恢復平靜後, 你可以邀請他慢慢關注自己的呼吸, 不要刻意大口呼吸。 只要引導孩子感受空氣從鼻孔進來, 順著氣管下去, 充滿腹部。

如果物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 我們建議用氣球當例子說明, 吸氣時, 肚子裡的氣球會脹起來;吐氣時, 肚子裡的氣球就消掉了。

邀請孩子花一點時間關注自己的呼吸, 呼吸應該要平和、緩慢且規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