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寶 媽媽與外婆的溝通小貼士

TIPS1:不要讓外婆覺得她是被指責的!

有衝突並不是壞事, 但有時候做女兒的可能說話比較直接, 例如, 當發現媽媽對自己小孩的管教方式, 是自己不喜歡或不贊同的, 就很生氣地直接對著媽媽說:「妳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子!就是因為你從小這樣子教我、這樣子對我!所以現在我現在做事情才變得畏畏縮縮!」任何人一旦感受到自己是被指責或是被攻擊的, 下意識一定也想要馬上反擊或辯解, 最後就演變成媽媽跟外婆的爭吵, 對孩子的教養沒有任何正面的幫助。

如果可以換句話說:「媽, 我知道你最愛妳這個孫子(孫女)了,

Advertisiment
但是, 我看了很多最新研究的書跟聽了很多專家的意見唷, 如果可以換成另一種怎樣怎樣的方式, 其實會對小孩的發展會更好, 要不要試試看?」

TIPS2:回應外婆, 不如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

當外婆介入管教, 例如, 當著孩子的面做比較, 對孩子說:「誰家的小孩子都已經會游泳了, 你怎麼現在都還不會?!」, 或是批評孩子的作品不夠好的時候, 媽媽與其情緒性地響應外婆:「你為什麼每次都這樣, 不要這樣跟孩子說話, 這是不對的。 」不如在外婆說完這樣的話之後, 直接笑笑地對著孩子說:「可是, 媽媽覺得你已經很厲害了, 雖然我們還沒有學會游泳, 但是媽媽覺得你念繪本故事給媽媽聽講得好好!」

依照不同情況, 馬上做出修補的回應與動作,

Advertisiment
指出自己平日觀察孩子的優點, 給予具體讚美, 將重點放在安撫小孩可能受傷的心靈。

TIPS3:利用開玩笑的方式與媽媽溝通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指出, 讓母親有機會更瞭解自己的的教育觀念是什麼, 例如, 媽媽(指外婆)小時候就對自己要求很嚴格, 現在也用完全一樣的教養態度與方式對待小孩(指孫子), 每次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 就在旁邊盯, 只要覺得小孩做得或畫的不夠好, 就一直擦掉要求孩子重來一遍, 不妨可以試試看用半開玩笑半撒嬌的口氣對媽媽(指外婆)說:「媽, 我已經是一個那麼吹毛求疵的人, 太完美了啦!不想要讓小孩也跟我一樣。 」

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溝通

屬於大人跟大人之間的溝通,

Advertisiment
不一定要選擇在孩子面前表達, 畢竟小孩子不瞭解媽媽跟外婆的長期相處關係。 年紀小的時候可能只能看到事件的表像, 孩子可能會想:為什麼外婆是媽媽的媽咪, 但是媽媽跟外婆講話的時候, 表情跟態度總是不太好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