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家庭教育中的三個要點

失敗往往孕育著成功, 失敗可以是積累經驗教訓。 大部分爸爸媽媽在寶寶犯錯誤時, 只是一味大加譴責、恐嚇。 其實, 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發現錯誤, 應放手嘗試, 忌大加譴責、恐嚇

 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

大部分爸爸媽媽在寶寶犯錯誤時, 一味大加譴責、恐嚇。 其實, 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寶寶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

Advertisiment
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 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處理得當, 可以將犯錯誤轉變為絕好的學習機會。

也就是讓寶寶有了瞭解失敗的滋味的機會。 有一部分的家庭中, 當寶寶準備做新的嘗試時, 爸爸媽媽或是說當心啊……或者乾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寶寶了, 這樣既剝奪了寶寶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 又扼殺了寶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因此, 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寶寶去大膽嘗試, 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

發現優點, 應積極肯定, 忌抓著缺點不放

爸爸媽媽要具備敏銳的感覺, 要善於發現寶寶的閃光點, 然後肯定、鼓勵小孩子們。 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 爸爸媽媽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

Advertisiment
要善於發現寶寶的長處、優點。 記得有位元老師在評價寶寶的作品時, 說得非常精彩, 對每一幅畫都是持表揚肯定態度, 當老師拿出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 老師看了看, 驚歎地說:“大家看啊, 這幅畫, 他用了多少種顏色啊, 我們一起來數數…”我覺得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要向這位老師學習, 深入挖掘寶寶的優點, 充分肯定寶寶。 這樣更加有利於提高寶寶的積極性。

大部分爸爸媽媽的眼睛總是盯住寶寶的缺點, 並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 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 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例如:大部分寶寶有偏食的毛病, 爸爸媽媽甚為著急, 希望寶寶改掉, 逢人便說:“這寶寶只吃魚、肉、蛋, 蔬菜不沾邊……這可怎麼辦呢?”其實,

Advertisiment
當著寶寶的面數落缺點, 更會加劇他的缺點, 就會出現越管越糟的現象。

培養習慣, 應前後一致, 忌隨心所欲

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 一般會制訂一些“家規”, 比方說: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床後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 對於這些規則要保持前後一致, 不能一忙把什麼都忘了。 這樣不利於寶寶良好習慣的養成。 在家中所作的決定或規則, 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保持一致。 否則, 就會影響寶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結: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寶寶去大膽嘗試, 寶寶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 又扼殺了寶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爸爸媽媽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 要善於發現寶寶的長處、優點。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