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家庭幾何學(下)

家庭幾何學(下)-夫妻關系才是最重要的家庭關系小卯歷1歲8個月

小卯:我只是抬頭看一下, 象領導一樣表示我沒空。

媽媽:我對小卯的熱情比對先生大多啦!

爸爸:我看你就象你看小卯一樣。

小卯的話:

小卯眼中的爸爸媽媽媽媽和我好嗎?當然很好啦!爸爸和我呢?當然也很好啦!什么?你問我爸爸和媽媽好不好?這……當然也很好啦!

記得我快一歲的時候, 過新年, 爸爸媽媽放音樂, 兩個人在家跳舞, 居然把我甩在一邊。 這怎么可以呢?我抱住他們的腿哇哇大叫, 直到他們把我抱起來, 三個人一塊兒跳舞, 我才高興地笑了。
Advertisiment


現在, 每天爸爸上班之前, 都要和媽媽抱抱。 開始爸爸一和媽媽抱抱, 我立刻跑過去說爸爸抱抱!現在我可不那么小氣了。 有時候, 我正忙著玩娃娃呀, 開小車呀, 爸爸說要和我抱抱, 我只是抬頭看一下, 象領導一樣表示我沒空, 然后繼續干我自己的事情。 至于爸爸和媽媽, 要怎么抱就怎么抱吧!

媽媽的話之一:媽媽-小卯與媽媽-爸爸之比較說句實在話, 有了小卯之后, 我對小卯的熱情比對先生大多啦!

小卯在地上跑來跑去, 我贊賞的眼神一直跟著小卯轉, 先生在家里走來走去, 我看先生就象是透明的。 拿到小卯的照片, 我橫看豎看, 仔細鑒定品評照片是否充分地體現了小卯的活潑可愛, 看先生的照片, 我翻一下就過,
Advertisiment
一句評論也沒有。 小卯剛哼哼唧唧或者說了什么, 我立刻跳將過去問這問那, 先生和我說話, 沒說兩句我就不知又跑到哪兒去了。 小卯穿件新衣服, 我夸個不停, 先生穿了新衣服, 我怎么就沒看見先生還是挺英俊的呢?

有一天我又在欣賞照片, 看到一張我自己的照片, 問先生:是不是沒有小卯的可愛?先生說:我剛想告訴你, 我看你就象你看小卯一樣。 我聽了頗為動容。

是啊, 可不能有了孩子就把先生忘了呀!畢竟, 孩子是早晚要獨立生活離開我的, 而丈夫, 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

真的, 為妻為母的女人, 沒有什么比忽視丈夫更愚蠢的了。 即使是為了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不能使我的婚姻幸福, 又怎么能使孩子學會有一個好的婚姻呢?

爸爸的話之一:

家庭責任的合理分工與爸爸媽媽做先生的,
Advertisiment
都希望有了孩子后太太仍然能象原來一樣對待自己。 可太太們都忙著照顧孩子去了, 還要工作, 哪有時間啊?送給老人、保姆看吧, 別的不說, 太太們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和老人、保姆的交流上, 哪顧得上跟先生說話呢?

所以先生多花點時間照看孩子, 夫妻就有更多時間在一起, 有更多的話題可以交流, 太太也有更多地精力對先生好一些, 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邏輯又不復雜, 這點小算盤我還是算得很清楚的呦!

生小卯的時候, 太太的產假只有7周, 之后就需要上課, 寫報告, 做助教。 我請了半年產假, 家里的事情都歸我管, 太太只管喂奶。 據說美國有9萬全職爸爸,
Advertisiment
那時我們家也是女主外, 男主內, 是不是很現代?

半年后回國, 輪到我寫論文, 答辯, 辦畢業手續。 家務和管孩子的重心自然就向太太這邊轉移。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 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格局:我是建設部的, 負責家庭基建、機械工程, 和電子工程;太太是維持會的, 負責育兒、餐飲, 和保潔;小卯是游擊隊的, 負責以幫忙為名, 破壞前兩個部門的成果。 從那時起我們家是男主外, 女主內, 是不是又很傳統?

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 家庭成員總該互相支持, 特別是在有了孩子之后。 如果一個要考研, 一個要出國;一個要開公司, 一個要評職稱, 夫妻兩個頂點同時都一個勁兒地向外跑, 方向還不一樣, 那三角形會被扯成什么樣子呢?

媽媽的話之二:

現實壓力之下爸爸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本身其實也會帶給人許多的疲憊、煩惱,
Advertisiment
甚至沮喪。 再加上工作、學業的壓力, 親友的期望和要求, 來自家庭內外對育兒方式的不同意見, 即使是象駱駝一樣有耐受力的人, 也難免會被最后一跟稻草壓垮。

心理學有個叫做挫折-攻擊的理論, 是指人如果需要不能滿足, 受到挫折, 就會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攻擊的對象可能是無生命的物體, 可能是他人, 也可能是自己。 對于攻擊者來說, 他往往并沒有意識到產生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對方;對于的受攻擊的人, 就更難知道對方的攻擊其實并不是由于自己。

真有一肚子怨氣, 攻擊誰呢?自己嗎?我已經付出那么多了, 怎么會是我的錯呢?孩子嗎?孩子是那么天真可愛。老板嗎?打死也不敢。其他的親友嗎?于情于理都不容。天字第一號的出氣筒,當然就是身邊近水樓臺的那一位。心里總是會想:為什么你不能多看點孩子?為什么你不能多做點家務?為什么你不能對我更理解、更體貼一些?為什么……要說不吵架,幾乎是不可能的。吵起來,總是把事情往最壞的地方想。當太太的會想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妻子了。反過來,先生也會覺得自己是天底下頭號倒霉的丈夫。夫妻之間吵架,大都如此。

要避免家庭中受到挫折后的攻擊行為,就需要減輕壓力,減壓的最好辦法就是降低標準。就說我們家吧!本來也不算干凈整齊,有了小卯,每次來客人之前都要突擊掃衛生,就象應付衛生檢查團;電話干脆不接了,全靠電話留言機,有空的時候統一回電話;學業上,該得a的得b就成,該得b的及格就行,今年畢不了業明年再說;至于說周圍人對我們夫妻倆的滿意程度,不當面罵我們就行。帶小卯還稍微細心點兒,標準其實也不高,達到平均發育水平不生病就行。

壓力小了,做事效果并不見得差。不做完美主義者,往往能讓自己和他人都生活得更快樂。

爸爸的話之二:

研究展望-多邊形以下是根據家庭幾何學的原理,對多邊形進行了一點初步的探討。

上文所述,每兩個家庭成員之間有一條邊,由于聯系是雙向的,每一條邊就對應兩個不同的(單向)關系。比如爸爸和媽媽之間,就有爸爸對媽媽(表示為爸爸-媽媽)和媽媽對爸爸(表示為媽媽-爸爸)兩個關系。

本文主要討論的只是三口之家構成的最簡單的圖形-三角形,已經很復雜了。在現實生活中,家庭中往往有更多的成員共同居住,關系就更加復雜:

三口人,三個頂點,三條邊,六個關系;四口人,四個頂點,六條邊,十二個關系;五口人,五個頂點,十條邊,二十個關系;六口人,六個頂點,十五條邊,三十個關系;七口人,七個頂點,二十一條邊,四十二個關系;……

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數量隨家庭成員的增多迅速增加。不需要所有的邊都出問題,也不需要一條邊上的兩個關系都出問題,只要任何一方對另一方有意見,就足以增加家里的緊張氣氛。

盡管每個家庭成員都會有維護家庭和睦的良好愿望,但是,不同家庭背景之間,不同性別之間,不同年齡之間,不同地域之間,不同文化程度之間,都可能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育兒方式而出現矛盾。所以越是大的家庭,維護家庭和睦就越需要溝通的技巧。

特別是當夫妻兩個人剛剛走到一起,家里很快增加了孩子,又有老人專門趕來照看,還雇傭了保姆,家庭人口迅速增加,成員之間都缺少磨合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家庭沖突的可能性就更大。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具有普遍性。就象現在網上,一說到婆媳關系,眾媽媽們異口同聲聲討婆婆【注1】,其實婆婆們可能也正湊在一起聲討媳婦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了孩子之后并非幫忙的人越多越好,維持三口之家看似辛苦,其實反倒可能是最省心省力不傷元氣不傷感情的方法。

不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家庭關系如何復雜,夫妻關系依然是家庭的基石。在出現矛盾的時候,維持好的夫妻關系始終具有最高的優先級。不幸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的力量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把有了孩子之后本已脆弱的夫妻關系拉遠。如果夫妻關系出了問題,則上不能養老,下不能撫幼,外不能工作,內不能理家,那才叫糟糕呢!
怎么會是我的錯呢?孩子嗎?孩子是那么天真可愛。老板嗎?打死也不敢。其他的親友嗎?于情于理都不容。天字第一號的出氣筒,當然就是身邊近水樓臺的那一位。心里總是會想:為什么你不能多看點孩子?為什么你不能多做點家務?為什么你不能對我更理解、更體貼一些?為什么……要說不吵架,幾乎是不可能的。吵起來,總是把事情往最壞的地方想。當太太的會想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妻子了。反過來,先生也會覺得自己是天底下頭號倒霉的丈夫。夫妻之間吵架,大都如此。

要避免家庭中受到挫折后的攻擊行為,就需要減輕壓力,減壓的最好辦法就是降低標準。就說我們家吧!本來也不算干凈整齊,有了小卯,每次來客人之前都要突擊掃衛生,就象應付衛生檢查團;電話干脆不接了,全靠電話留言機,有空的時候統一回電話;學業上,該得a的得b就成,該得b的及格就行,今年畢不了業明年再說;至于說周圍人對我們夫妻倆的滿意程度,不當面罵我們就行。帶小卯還稍微細心點兒,標準其實也不高,達到平均發育水平不生病就行。

壓力小了,做事效果并不見得差。不做完美主義者,往往能讓自己和他人都生活得更快樂。

爸爸的話之二:

研究展望-多邊形以下是根據家庭幾何學的原理,對多邊形進行了一點初步的探討。

上文所述,每兩個家庭成員之間有一條邊,由于聯系是雙向的,每一條邊就對應兩個不同的(單向)關系。比如爸爸和媽媽之間,就有爸爸對媽媽(表示為爸爸-媽媽)和媽媽對爸爸(表示為媽媽-爸爸)兩個關系。

本文主要討論的只是三口之家構成的最簡單的圖形-三角形,已經很復雜了。在現實生活中,家庭中往往有更多的成員共同居住,關系就更加復雜:

三口人,三個頂點,三條邊,六個關系;四口人,四個頂點,六條邊,十二個關系;五口人,五個頂點,十條邊,二十個關系;六口人,六個頂點,十五條邊,三十個關系;七口人,七個頂點,二十一條邊,四十二個關系;……

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數量隨家庭成員的增多迅速增加。不需要所有的邊都出問題,也不需要一條邊上的兩個關系都出問題,只要任何一方對另一方有意見,就足以增加家里的緊張氣氛。

盡管每個家庭成員都會有維護家庭和睦的良好愿望,但是,不同家庭背景之間,不同性別之間,不同年齡之間,不同地域之間,不同文化程度之間,都可能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育兒方式而出現矛盾。所以越是大的家庭,維護家庭和睦就越需要溝通的技巧。

特別是當夫妻兩個人剛剛走到一起,家里很快增加了孩子,又有老人專門趕來照看,還雇傭了保姆,家庭人口迅速增加,成員之間都缺少磨合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家庭沖突的可能性就更大。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具有普遍性。就象現在網上,一說到婆媳關系,眾媽媽們異口同聲聲討婆婆【注1】,其實婆婆們可能也正湊在一起聲討媳婦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了孩子之后并非幫忙的人越多越好,維持三口之家看似辛苦,其實反倒可能是最省心省力不傷元氣不傷感情的方法。

不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家庭關系如何復雜,夫妻關系依然是家庭的基石。在出現矛盾的時候,維持好的夫妻關系始終具有最高的優先級。不幸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的力量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把有了孩子之后本已脆弱的夫妻關系拉遠。如果夫妻關系出了問題,則上不能養老,下不能撫幼,外不能工作,內不能理家,那才叫糟糕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