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齡前期兒童生長發育特點

3—6歲小兒腦功能發育越來越完善, 活動多, 運動量大, 除了吃和睡幾乎沒有閑著的時候。 隨著活動量增加, 小兒體內熱量消耗增加, 皮下脂肪減少, 肌肉開始增長, 身體變得瘦而結實。 3—6歲小兒體格發育隨著比嬰幼兒期緩慢得多, 平均每年體重增加1.5—2.0公斤, 身高每年增長5—6釐米。 3—6歲小兒可以每年測量1次身高、體重。 家長可將測量結果與正常值對照。 如果小兒的身高、體重明顯低於下限值, 或體重比平均值高出4公斤以上, 就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學齡前期兒童身高的增長相對大於體重的增長。 家長會有這樣一種感覺,
Advertisiment
即妻子在這一時期“光長個子不長肉”, 個別家長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生病了。 其實這樣情況是正常的, 學齡前期兒童體重年平均增加2公斤左右, 此期的體重推算公式為:體重(公斤)=年齡×2+8
身高年平均增長7釐米, 其推算公式為:身高(釐米)=年齡×7+70
並且下肢的增長速度大於軀幹的增長速度, 導致孩子的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逐漸縮小。 所以, 身高的增長相對大於體重的增長, 就出現了光長身子不長肉的現象。 另外, 由於孩子動作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運動量較前明顯增加, 這也增長了能量的消耗, 體內脂肪的儲存必然減少, 這也是孩子由胖變瘦的一個原因。 因此, 只要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速度達到了上述標準就是正常的。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特別瘦或在某一時期突然變瘦, 就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排出諸如結核、惡性腫瘤等疾病。 同時, 還要檢查孩子在飲食方面是否存在偏食、厭食等現象, 以便在醫生的指導下使孩子的營養狀況得到及時的改善。 如果孩子過胖, 也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學齡前期兒童的肥胖主要是單純性肥胖, 其原因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 最主要的還是攝入營養過多, 運動量較少, 導致熱量過剩而轉變成皮下脂肪儲存的結果。
兒童是否肥胖可通過下面的公式來進行判斷:
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
超過20%以上為肥胖, 10%—20%為稍胖, 10%以不內為正常。 如果孩子屬於肥胖, 則應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
Advertisiment
同時注意少吃過度油膩的食品, 但兒童減肥不應以節食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