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走路寶寶的“奇怪”變化

從寶寶邁出第一步開始, 他的情緒、行為都會相應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他將不再是一個完全依賴于父母的小生命, 他必須在渴望與父母親近以及追求獨立、積極探索之間尋求平衡。

專家指出, 一歲左右的孩子對行走這項新技能充滿了新奇感, 但是隨著他們越走越穩當, 甚至學會跑之後, 他們又會時刻盯著父母, 不願父母遠離他們。 以下四種情況在初學走步的寶寶當中較為常見:

父母瞭解之後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這一階段。

第一種變化:纏著媽媽

學會走路讓寶寶感到非常興奮, 但他同時感覺到舒適的生活現狀發生了改變。

Advertisiment
寶寶會走路之後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被抱在懷裡了, 他會因此感受到成長的痛苦, 因為他不能再完全依賴于父母了。

學會走步之後的幾個月內, 最讓寶寶不安的就是離別。 這一階段的寶寶在父母離開或是有陌生人出現的時候大哭大鬧就是這個道理。

應對方法:

a、做遊戲。 家長可以和寶寶玩“捉人”的遊戲, 通過這個遊戲告訴他, 爸爸、媽媽離開之後他也是安全的。

b、在離開之前讓寶寶有充分的準備。 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再見的習慣。 如果你只是暫時離開, 那就告訴寶寶, 你很快就會回來.

第二種變化:行為倒退

對剛剛學會走路的寶寶來說, 這可是個苦差事, 所以他們有時候不願意走路也是正常的。

Advertisiment
還有些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能夠輕鬆地冒出個別單字, 如爸、媽, 但是當他忙於練習走路的時候可能就不再說這些字了。

從走到爬倒退行為

另外, 學會走路的寶寶在某些時候可能還是喜歡爬行, 特別在他們重重摔過一跤或是感冒之後。

應對方法:

a、留心行為倒退的跡象。 如果孩子吵著要大人抱, 那在他睡覺的時候就多抱著他哄哄。 如果寶寶不願意走路, 你可以試著用玩具逗他。

b、重新激發他對語言的興趣。 如果寶寶出現了語言障礙, 家長應該經常和他說話, 多給他講故事, 多問他問題, 在他回答的時候給予鼓勵。

第三種變化:個性變化

許多寶寶在學習走步之前性情都比較溫和, 而且很容易相處, 但是自打他們邁出第一步之後就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Advertisiment
性情也變得暴躁起來。 父母會發現寶寶的性格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 有些變化甚至

是驚人的, 還有些原本就很膽小的孩子變得愈發謹小慎微。 專家對此的解釋是, 由於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不斷深入, 寶寶的個性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拓展。

應對方法:

a、接受寶寶個性上的變化。 避免過度保護, 也不要打擊寶寶大膽探索的熱情, 但是必須時刻注意他的安全。

b、制訂一定的行為規則。 幫助一歲的寶寶度過情緒波動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遵守一定的規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