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前心理]如果兒童間發生衝突,他們的“證詞”可靠嗎?

兒童之間特別是玩耍時, 經常會發生衝突, 這時父母是介入好, 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好?兒童在描述衝突過程時, 他們的“證詞”是否可靠, 事實真的如他們描述的那樣——自己沒有錯嗎?

兒童之間經常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發生衝突, 甚至還會出現相互撕打的情況。 這時, 如果父母介入的話, 首先需要通過自己孩子的描述來判斷究竟是誰對誰錯, 但他們所描述的情況真的是事實經過嗎?我們首先需要瞭解兒童記憶的準確性。

兒童記憶的準確性

通常情況下, 兒童到3歲以後, 對自己過去生活中特定的事才會比較準確,

Advertisiment
隨後整個學前階段他們記憶會越來越準確。

但學齡前兒童有些記憶是準確的, 但並不都是準確的, 而且還很容易被淡忘。

比如, 3歲兒童能夠清楚記得到餐廳吃飯的過程, 包括點菜、上菜、吃飯的過程, 但可能對吃了什麼東西記得不是很清楚, 或者乾脆忘記了。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會對整個過程甚至一些細節記得更加清楚, 特別是一些重複發生的事情, 比如每次路過蛋糕店買塊小蛋糕或路過小賣店買小玩具、小粘貼。

學齡前兒童記憶不準確還因為他們的思維還不成熟, 記憶一些複雜的事情能力還不強。 比如, 一名兒童看到父母在爭吵, 他可能只記得父母爭吵時憤怒的樣子, 但不記得父母爭吵只是因為是否讓他吃零食。

Advertisiment

另外, 學齡前兒童在回答開放性的問題時一般都很準確, 如“在遊樂園你最喜歡玩什麼?”因此, 有些明智的父母在詢問兒童之間發生衝突過程中, 可能會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 比如, “今天你和小朋友發生什麼事了?”而不是直接問“你是否被那個小孩打了?”

“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 明智的父母通過開放性的詢問, 有助兒童回憶事件的過程, 或許其中有些事實與當時情況不符, 但父母可能通過兒童記憶進行客觀分析, 大體能夠瞭解事件的真實經過。

由此可見, 兒童記憶的不準確性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描述事件的真實過程和原因, 比如與小朋友發生衝突, 是不準確的, 他們可能更傾向於記住有利於自己的一些記憶,

Advertisiment
比如自己受傷了, 而不是他先搶奪小朋友的玩具。

兒童記憶易受影響

當兒童與小朋友發生衝突後, 他回到家後, 父母可能會持續地對他進行詢問, 而且有些時候, 父母認為孩子描述不準確時, 可能會經常問一些帶有明顯暗示的問題, 這可能會導致兒童產生錯誤的記憶。

比如, 兩個小朋友在搶奪玩具時, 一個小朋友摔倒了, 並磕到了一塊石頭上, 導致手臂受傷。

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摔倒是因為另一個小朋友推了他, 因此會直接問“是否被推倒了”。 然而, 由於摔倒的孩子記憶不是很清楚, 回答會有些含糊。 父母可能就是不斷逼問, “真沒出息, 被推倒了, 為什麼不敢說?”結果, 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被推倒受傷的。

Advertisiment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因為兒童記憶很容易受到成人提問暗示的影響。 這一特點在學齡前兒童身上體現得尤為顯著, 他們比成人或學齡兒童更加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 而且, 學齡前兒童更加傾向于對別人的行為做出錯誤推論, 他們很少能夠根據掌握的情境知識得出恰當的結論。

比如, 他們認為一個孩子在哭泣, 是因為不喜歡吃青椒;自己小妹妹在哭, 不是因為她餓了, 而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玩最喜歡的玩具, 而沒有同小妹妹分享。

曾有實驗發現, 兒童在成人誘導下, 能夠敘述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

實驗者在連續11周的時間裡每週告訴一個男孩:“因為你的手指夾在捕鼠器裡, 所以你去了醫院。 這件事情曾經發生過嗎?”

Advertisiment

第一周, 這名兒童非常準確地說:“沒有, 我從來沒有去過醫院。 ”

但是到了第二周, 回答有了變化:“是的, 我哭了。 ”

到第三周, 這個男孩說:“是的, 媽媽和我一起去的醫院。 ”

到了第十一周, 他的回答已經變成下面的樣子。

“我正看著, 然後我沒有看到自己在做什麼, 手指就被捕鼠器夾住了……因為我們的房間裡有個老鼠, 所以這兒有個捕鼠器……捕鼠器放在地下室, 我在地下室玩遊戲……這是昨天發生的。 老鼠昨天在我的房間裡。 昨天我的手指被夾住了。 我昨天去了醫院。 ”

雖然, 這個4歲的小男孩把自己被夾到和去醫院的事說得很詳細, 但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他的記憶全是錯的。

由此可見, 兒童的記憶是容易受到大人誤導的。 如果大人反復詢問兒童同樣的問題, 他們錯誤率會提高。

“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就像兒童之間發生衝突一樣,父母常常出於保護自己孩子的目的,心裡預設自己孩子哭泣是因為被欺負了,或者身體受傷是因為被打的,所以在對兒童進行詢問時,常常會問一些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問題,結果兒童在回憶時經常會犯錯,會說出與事實完全不符甚至是編造出來的事。

因此,“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當兒童間出現這類問題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客觀地詢問,通過開放性的問題,讓兒童慢慢回憶,父母再根據對兒童的瞭解進行判斷,以盡可能的還原事實,並針對兒童在整個過程中所應擔負的責任對他進行正面教育,而不是一味袒護他。

同時,“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兒童間發生衝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至於是非曲直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通過發生的事情,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正確處理各類矛盾問題;

而且,由於兒童記憶的不準確性、易感性等特點,他們常常很快會忘記發生衝突的事,父母一旦過度介入,反而會強化他的記憶,並不利於兒童與其他小朋友社交能力的提高。

他們錯誤率會提高。

“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就像兒童之間發生衝突一樣,父母常常出於保護自己孩子的目的,心裡預設自己孩子哭泣是因為被欺負了,或者身體受傷是因為被打的,所以在對兒童進行詢問時,常常會問一些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問題,結果兒童在回憶時經常會犯錯,會說出與事實完全不符甚至是編造出來的事。

因此,“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當兒童間出現這類問題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客觀地詢問,通過開放性的問題,讓兒童慢慢回憶,父母再根據對兒童的瞭解進行判斷,以盡可能的還原事實,並針對兒童在整個過程中所應擔負的責任對他進行正面教育,而不是一味袒護他。

同時,“嗨寶寶育兒”(微信ID:hiangel_cn)認為,兒童間發生衝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至於是非曲直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通過發生的事情,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正確處理各類矛盾問題;

而且,由於兒童記憶的不準確性、易感性等特點,他們常常很快會忘記發生衝突的事,父母一旦過度介入,反而會強化他的記憶,並不利於兒童與其他小朋友社交能力的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