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美國家長注重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中, 父母從來不會干涉子女的決定, 同時無論是什麼問題, 只要小孩具有感知能力, 他們都會讓小孩去選擇。

我曾經為了體驗美國的生活, 也做過幾次這樣的鐘點保姆, 順便瞭解了一下美國的家庭生活。 有一次, 我要去照顧一對小兄弟, 哥哥叫羅, 剛剛滿7歲, 小弟弟叫傑, 才3歲。 他們的媽媽臨走之前告訴我, 傑發脾氣了, 弄濕了自己的外套, 又不喜歡新買來的衣服, 只穿著一件短袖在玩, 如果他覺得冷的話, 不要拿衣服給他,

Advertisiment
由他去。 我當時覺得驚訝, 讓自己的小孩子受涼, 美國媽媽竟然這麼狠心嗎?

那天我在照顧小兄弟的時候, 一直看到傑冷得在打哆嗦。 我看不過去, 就問傑:“你冷嗎?要不要去穿件衣服?”傑擦了擦鼻涕, 搖搖頭說:“冷。 不過, 我和媽媽說, 我絕對不穿那件衣服, 我不喜歡它!”

原來傑是在用這個舉動向媽媽做出反抗。 不過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 堅持一個小時之後, 傑冷得實在受不了, 只好跑去拿衣服穿上。 後來, 兩兄弟的媽媽回來後, 看到傑穿上了衣服, 便問道:“你不是說不穿這件衣服嗎?怎麼又穿上了?”傑低著頭有些委屈地回答:“媽媽, 我太冷了, 實在受不了。 ”他的媽媽依然厲聲道:“那可不行, 你說過不穿的。 這次, 除了你身上的T恤,

Advertisiment
你今天都不能穿其他的衣服。 ”在媽媽嚴厲的目光下, 傑乖乖地脫掉了外套, 小聲地向媽媽道歉, 說自己以後都不會亂發脾氣了。

傑的媽媽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傑, 他必須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雖然我覺得她的做法有點過激, 不過這樣做卻可以讓小孩子知道, 父母在教育他們的時候, 是認真的, 絕對不是鬧著玩的。

有一次, 我帶著這對小兄弟去他們的社區公園裡玩。 我閑得無聊, 就和旁邊的家長聊起了天。 後來, 我發現有一個金髮小男孩一個人孤獨地在那裡玩泥沙。 我好奇地問周圍的人, 為什麼沒有人和那個小男孩玩。 其中一位媽媽說, 小男孩帶來一台很漂亮的遙控車, 可是他不肯讓給別人玩, 所以也就沒有人和他玩了。

Advertisiment

我看到小男孩被其他小孩子孤立了, 心裡不是滋味, 於是打算叫傑和羅一起和小男孩玩。 可是, 我卻被剛才那位媽媽制止了。 她說, 她就是那位小男孩的媽媽, 如果小孩被他人排斥, 那是他自己造成的, 應該讓他自己去解決, 誰叫他不懂得分享?

我一聽這位媽媽的話, 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 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金髮小男孩重新融入了其他小朋友的圈子裡。 看著他和其他小孩子開心地玩著那台遙控車, 我才終於松了一口氣。

這就是美國媽媽的智慧。 小孩子遇到自己的事情, 他們理應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 如果旁人冒冒失失地干涉, 不僅可能導致家長不滿, 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因此, 假設你到了美國,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擅自替孩子做決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