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音樂早教知多點!

孩子的成長中需要我們的指引, 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思想上。 但有時候總會遇到孩子執拗的, 不聽爸爸媽媽們和老師的話, 這時就需要一些有效的輔助工具--音樂!

在幼稚園裡常常碰到這種情況, 老師帶著孩子做遊戲、玩玩具, 遊戲結束後, 老師要求把玩具集中收回, 此時孩子們玩得正在興頭上, 往往不肯把玩具交回去, 這時如果老師或者家長用說教、勸說等方式來達到目的通常不會奏效。 但是如果借助音樂的手段, 卻往往能得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當老師發出一個高音時高舉拿著樂器的手, 然後再發出一個低音,

Advertisiment
把樂器投到籃子裡。 小孩子看到老師的這些動作就會跟著模仿, 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 同時也能達到老師的目的。

孩子音樂早教知多點!

其實, 像這樣的利用音樂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非常適合幾個月到三四歲的孩子。 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 音樂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歡快的、節奏強的音樂, 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 隨著音樂聲發出一些“咿咿呀呀”的聲音, 發揮律動的特點。 而且一些音樂早教課程中, 也會將孩子的很多行為同音樂緊密結合在一起。 如, 由外研社發行的《布奇樂樂園》, 用《洗手歌》告訴孩子們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用《端午節》來培養孩子們熱愛傳統文化的品德等等。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音樂還能營造一種情景, 非常適合家庭的親子教育。 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參加音樂遊戲, 會説明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力。 如在《布奇音樂屋》中, 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開著“小汽車”, 通過音樂的高低音, 來告訴孩子紅燈停、綠燈行, 讓孩子在音樂遊戲中學習、認知世界。

由此可見, 音樂早教勢必是重要的, 通過音樂活動, 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 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 但是大部分家長們卻對寶寶該如何進行音樂教育有些不知所措, 在這個時候, 家長們就要多聽、多學、多看, 找些權威的親子教材學習, 而不要自作聰明的對寶寶進行音樂技巧灌輸, 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對音樂產生抵觸情緒,

Advertisiment
畢竟寶寶的健康成長, 家長的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編總結:音樂能使人進步, 感受音樂的美好, 能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更多樂趣。 音樂是洗滌人們一身疲憊最好的心靈良藥, 如果能以藝術化的生活作為出發點, 我們的孩子們也就可以真正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