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

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後都希望有父母的表揚和肯定,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獎勵, 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做的事情其實很小就吝嗇稱讚。 接下來請媽媽們看看為什麼稱讚對孩子那麼重要。

在孩子完成了某件自認為得意的事情, 向你“邀功”的時候, 你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還是及時肯定了他的成功?父母的肯定, 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什麼是肯定

就廣義的層面來看, “肯定”指對某件事物或某人的言行, 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與贊同, 而給予適當的善意回應。 而這種回應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往往具有巨大的正面效果。 除了幫孩子建立的自信心、讓他樂於表現自並我分享創作成果, 更可以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對其身心發展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其次是親友、學校的老師、同學及朋友等。 孩子明亮的雙眼如同一部錄影機, 不斷探索、攝取周圍人、事、物的變換, 但因其心智無法分辨好壞善惡, 所以大人對孩子肯定的程度, 若表達錯誤或給予不當訊息時, 會造成負面的效果。

得到正確肯定的孩子往往充滿自信心, 父母應常以口頭表揚或肢體語言(如鼓掌、摸頭、拍肩、親吻等)鼓勵孩子, 讓孩子心裡產生榮譽感、責任心, 從而更努力向上。 激勵孩子的努力,

Advertisiment
莫過於給予一個適時強而有力的肯定。

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

什麼時候該給孩子肯定

生活中孩子做出哪些事和哪些行為時, 是值得父母給予肯定的呢?

1 當孩子以全神貫注的精神專心從事某項事物時, 不論他成功與否, 都應該給予嘉許與肯定。

2 當孩子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心愛的事物, 以及一段難忘的經歷時, 父母都應該在語言與行為上給予一個立即肯定的讚美。

3 從小教育孩子應有的禮貌及負責任的態度, 當孩子遇到師長、親鄰能主動問安道好、扶助弱小時, 就足以證明其已具有良好的禮貌和善良的愛心, 要適時給予肯定的鼓勵。 好的禮儀受人喜愛, 將也會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4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好奇心永遠跟隨, 當其對父母詢問“為什麼”時, 對孩子表現出的探討問題、追根究底的精神, 不但不應抹滅, 更應給予支持與肯定。

5 孩子人格發展中, 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當孩子願意將心裡的喜怒哀樂與父母分享時, 除了當一個稱職的傾聽者外, 不要忘了給孩子肯定。

6 當孩子懂得與別人互助合作完成任務時, 表示其人際關係已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技巧, 應給予嘉許與肯定。

生活現場

案例

4歲的小敏最近喜歡上了塗鴉, 這天中午, 她興致勃勃地拿著自己剛完成的圖畫, 跑到廚房給正在做飯的媽媽看:“媽媽媽媽, 你看, 我畫的小鴨子。 ”語氣中充滿了熱烈的企盼和一些掩飾不住的驕傲, 想從正在忙碌做飯的媽媽口中得到些許讚美與肯定。

Advertisiment

A場景:不料媽媽看都沒看圖畫一眼, 忙著推開小敏說:“你沒看見我現在忙著做飯嗎?為什麼挑這個時候來煩我, 快出去, 自己去玩。 ”只見小敏眼眶泛著淚水, 失望地回到自己房間。

B場景:媽媽停下切菜的動作, 接過圖畫仔細看了一會:“畫得真好, 小鴨子的翅膀畫得真漂亮, 喲, 還有水波呢, 寶貝太棒了!”小敏拿著媽媽遞回的畫, 一蹦一跳地回到了房間, 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

點評:A中的媽媽的做法可就有欠考慮了, 不耐煩的態度和指責的語氣, 無疑否定了孩子的勞動成果, 極大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對畫畫的熱情, 小敏在以後的日子還會把畫拿給媽媽看嗎?也許她的心裡已經有陰影了,

Advertisiment
甚至連和媽媽親子間的感情, 也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B中媽媽的做法就很好, 雖然忙碌, 但看那麼一眼的時間總抽得出來, 幾句鼓勵和肯定得讚美用不了多長時間, 但是帶給孩子的, 卻很多, 從你的肯定裡, 他也肯定了自己, 有了自信, 對畫畫這件事情, 也會充滿更多的興趣。 幾句話換來這麼多好效果, 不是很划算嗎?

小編總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 父母的鼓勵和稱讚可以使孩子更加有自信有動力, 父母不要吝嗇對孩子的稱讚。 無論孩子完成的事情是多麼小, 都不要無視孩子的成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