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說髒話、飆狠話?別慌,這是他們的詛咒敏感期

身為《星球大戰》的小粉絲, 孩子和他的小夥伴每人都有一把光劍。 他們在一起揮劍“比試”的時候, 經常還會自動配上臺詞:“別跑, 我要把你頭砍下來!”“來啊, 來啊, 我要在你的身上打個窟窿!”“我還要把你劈成幾瓣, 打成肉泥!”

一句比一句狠, 大人聽得心驚肉跳, 他們完全不以為然, 相互較著勁, 看誰能說出更嚇人、更恐怖的話來。

除了朋友之間, 孩子還會跟爸媽等親人說這樣的“狠話”。

有時候急了也會和爸爸媽媽說“我要打你, 把你打死!”或者“媽媽是個大笨蛋!”, 每次都讓當媽的又氣又心痛, 這孩子怎麼了?這不是典型的白眼狼嗎?

Advertisiment

什麼是詛咒敏感期

其實, 孩子有這樣的表現, 說明他已經進入了蒙台梭利所界定的“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一般開始于孩子3歲左右, 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當孩子開始瘋狂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時, 他們會特別鍾情於各種“髒話”和“狠話”。 比如, 令他們隨時都能夠high的“屎尿屁”。

網路時代的小孩, 也會follow最新的網路流行語。 我就親耳聽到鄰居家的孩子, 脫口而出:“我懵逼了。 ”

孩子為什麼喜歡說這些髒話和狠話?主要原因在於, 他們get到了這些語言的驚人作用。 比起一般的詞彙, 這些話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更能激發聽者的強烈反應, 進而讓他們產生“自己好厲害”的錯覺。

當然, 他們的這種行為並不是天生的,

Advertisiment
而是通過“後天學習”形成的。 千萬不要根據孩子說幾句髒話或狠話, 就判定他的本性。

剛開始, 他們也許偶然聽到大人或小夥伴說了相同或類似的話, 僅僅由於好奇而複述。 我們往往會看到, 孩子剛開始說髒話或狠話的時候, 笑嘻嘻地, 完全把它當成一場遊戲。

當大人暴跳如雷, 怒不可遏地批評和懲罰他們, 他們就意識到說髒話或狠話的殺傷力, 聰明的他們也就慢慢地學會使用它們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了。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所以說,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的關鍵在於干擾、破壞以上的“學習”過程。

首先, 創設沒有髒話和狠話的語言環境。 孩子自己不會毫無根據地創造髒話和狠話, 他們都是通過模仿別人學會的。

Advertisiment

父母的言行舉止更是孩子學習的“好榜樣”。

所以, 營造健康、和諧的語言環境是首要手段。

從源頭上杜絕髒話和狠話, 孩子自然就沒法進行模仿了。

作為父母的我們, 先得檢視、約束自己的語言和行為。 家裡有個愛飆狠話、髒話的人, 孩子的這種行為會很難消除。

其次, 有意識地將孩子從有髒話、狠話存在的外界環境隔離開來, 比如減少和愛說髒話、狠話朋友的來往。


但是, 我們都明白完全的隔離是不可能的, 孩子總會聽到這樣那樣不好的話, 然後很自然地學會了。

即使這樣, 我們也不要著急, 不要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地批評或懲罰, 我們越是強烈的反應, 孩子越能迅速意識到髒話和狠話的殺傷力。

其次, 我們要做的是,

Advertisiment
別緊張, 淡定、再淡定。

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在研究修正人的行為時, 提出的“消退”方式非常適合導正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剛開始說出一些髒話或狠話時, 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地無視和忽略;多次之後, 孩子就會因為沒意思、無聊, 不再說這些“沒有效果的”話了。

但如果孩子已經反復“屎尿屁”、經常飆狠話, 冷靜淡定之外我們還需要其他一些手段。

比如, 説明孩子認識到髒話和狠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當孩子吼完“媽媽是個大笨蛋!”後, 就明確地告訴他:“媽媽根本不是笨蛋啊, 會讀很多書給你聽, 會做很多好吃的給你吃, 還會陪你一起玩, 怎麼可能是笨蛋呢?”

“你這樣說媽媽, 媽媽很傷心、很難過。 ”

“你想想, 如果我這樣說你,

Advertisiment
你是不是也會很難過。 ”

當我們讓孩子懂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 喚起他的同理心, 他可能也就不會再說那些髒話或狠話了。

比如, 幫助孩子找到其他發洩情緒的管道。

當孩子有意識地說一些髒話或狠話, 故意中傷別人時, 往往是因為他找不到更好的宣洩情緒的方式或管道。

鄰居家的孩子, 自從有了二胎妹妹之後, 原來乖巧明理的他, 性情大變, 經常在家裡發脾氣。

有一次, 他沖著妹妹大喊大叫:“都怪她, 我現在才那麼慘, 摔死她算了!”家裡人一下愕然, 劈頭蓋臉地把他罵了一頓。

其實, 他並不是真的那麼想傷害妹妹, 只是他一下子無法適應爸媽態度的轉變、關愛的減少, 心裡難過又不知道怎麼發洩自己的情緒, 情急之下才說出那樣過分的話。

孩子還小,他們還不懂得如何紓解自己的情緒,特別是不開心、憤怒的情緒,有時候就會通過說髒話、飆狠話,宣洩自己的難過和憤怒。

我們要深入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鼓勵他表達自己的心情,幫助他找到更好的發洩方式。比如,痛快地運動、玩耍等等。

總而言之,詛咒敏感期只是孩子語言學習的一個階段,我們大可不必緊張、憂慮,冷靜面對,對症下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C媽說

CC馬上3歲,但是她已經進入了這個敏感期很久了,最早是兩歲初,在人魚公主的故事裡學會了一句“妹妹,殺死王子吧!”,重複過很多次,後來我們都不再提,她便忘了。

最近一急起來非常愛說的兩句“反動語言”一個是“胡說八道!”,另一個是“你沒病!”(我猜這句的原始版本應該是:你有病吧!)

第二句從哪學來的不得而知,第一句我清清楚楚的記得是從《不一樣的卡梅拉》中學會的,2歲之後我給她買了一套《不一樣的卡梅拉》,當時我也是偷懶了,卡梅拉每本字都那麼多,我覺得講起來多累啊,直接買的點讀版。

嘿!開始看這傢伙自己點讀的相當帶勁,完全不需要我,我還挺美。

慢慢的就發現CC開始說越來越多不符合年齡的話,我還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這些都是從何而來,後來才知道都是出自此書,我生平第一次有了給她買錯書的趕腳,覺得引入的過早了。(可見養孩子真是一點懶都偷不得,完全假手於點讀筆也是不靠譜的。)

但是我也深知在這個敏感期,即便不是這些詞,也會是其他。

詛咒敏感期來的時候,只要父母別慌,不要戴有色的眼睛看孩子,相信這只是她成長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冷靜對待,過不了多久,那個乖巧可愛,善解人意的寶貝就會回來。

孩子還小,他們還不懂得如何紓解自己的情緒,特別是不開心、憤怒的情緒,有時候就會通過說髒話、飆狠話,宣洩自己的難過和憤怒。

我們要深入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鼓勵他表達自己的心情,幫助他找到更好的發洩方式。比如,痛快地運動、玩耍等等。

總而言之,詛咒敏感期只是孩子語言學習的一個階段,我們大可不必緊張、憂慮,冷靜面對,對症下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C媽說

CC馬上3歲,但是她已經進入了這個敏感期很久了,最早是兩歲初,在人魚公主的故事裡學會了一句“妹妹,殺死王子吧!”,重複過很多次,後來我們都不再提,她便忘了。

最近一急起來非常愛說的兩句“反動語言”一個是“胡說八道!”,另一個是“你沒病!”(我猜這句的原始版本應該是:你有病吧!)

第二句從哪學來的不得而知,第一句我清清楚楚的記得是從《不一樣的卡梅拉》中學會的,2歲之後我給她買了一套《不一樣的卡梅拉》,當時我也是偷懶了,卡梅拉每本字都那麼多,我覺得講起來多累啊,直接買的點讀版。

嘿!開始看這傢伙自己點讀的相當帶勁,完全不需要我,我還挺美。

慢慢的就發現CC開始說越來越多不符合年齡的話,我還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這些都是從何而來,後來才知道都是出自此書,我生平第一次有了給她買錯書的趕腳,覺得引入的過早了。(可見養孩子真是一點懶都偷不得,完全假手於點讀筆也是不靠譜的。)

但是我也深知在這個敏感期,即便不是這些詞,也會是其他。

詛咒敏感期來的時候,只要父母別慌,不要戴有色的眼睛看孩子,相信這只是她成長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冷靜對待,過不了多久,那個乖巧可愛,善解人意的寶貝就會回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