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如何保護孩子?

欺負與被欺負的事件一般始見於學齡前兒童, 因為四五歲的孩子正試圖在這個世界上驗證自己的力量, 他們有可能會表現得霸道、控制欲強、喜歡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因此孩子們之間打打鬧鬧時有發生。

受欺負是可以預先做好防衛的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舉措事先預防孩子被欺負以及由此受到的傷害。 比如:

確保孩子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長大。

預防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確保他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成長, 而不是在被暴力和權力控制的環境中長大。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用掌摑等體罰來管教孩子, 孩子或者會學到暴力即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或者會變成懦弱膽怯的人;如果家長習慣用權力來強壓孩子, 孩子或者學會仗勢欺人, 或者會變得習慣屈從于強勢。

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請記住, 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 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 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從孩子幼年開始就要著意去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 比如在家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遊戲、看相關的繪本圖書和講故事、多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

Advertisiment
等等, 教孩子在不同情境中, 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學會觀察別人、如何去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談判技巧

孩子需要知道, 在受到冒犯時, 他可以用受人尊重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而不是用暴力反擊。 比如, 可以教他們從以下說辭開始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現在輪到我了。 ”

“請把手從我的身上拿開。 ”

“打人是不對的。 ”

“我不喜歡被那樣叫, 你應該稱呼我的名字。 ”

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欺負人的事件總在大人不在場的時候發生, 所以要教你的孩子避免去無人監管的走廊、浴室、操場等地方。 坐在校車的前面, 站在隊伍的前面, 食堂吃飯的時候坐在教職員工附近的位置, 等等。

告訴孩子, 如果被欺負了,

Advertisiment
沒什麼可羞愧的, 要果斷告訴大人。

有時候小小的欺淩事件可能會升級, 面子不應該比安全更重要。

該干預時果斷干預

發現此類狀況時, 需要積極與相關的人進行溝通, 比如對方父母、老師等, 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獨自承受。 尤其要注意那些非暴力行為的隱性傷害, 比如言語攻擊和排擠孤立, 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從應對欺負中磨練出高超情商

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欺負是對情商的極大磨練。 在孩子進入小學後, 可以教孩子更多應對挑釁和衝突的方法。

要讓孩子明白, 挑事者都是通過挑釁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 如果受害者情緒失控或衝動反擊, 恰恰正中下懷。 所以, 當遭遇取笑和挑釁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冷靜、始終保持自己的尊嚴、並且讓對方也保有尊嚴, 不攻擊, 不貶低對方, 儘量淡然處之。

基於這個基本策略, 以下是六個很有效的防衛方法。

堅決維護自己

你的孩子在面對欺負時不能輸了氣勢, 挺直腰板、用強有力的聲音明確制止冒犯的行為。 “這一點也不可笑。 停下來!“

用理性回應挑釁

可以用一個非防衛性問題來理性回應某種冒犯行為。 “為什麼你要這樣說?”

使用“我要”來表明態度

溝通專家建議, 教你的孩子用“我要”的表達方式來對付挑釁和冒犯, 比如堅定地說“我要你離開我。 ”或者“我希望你停止取笑我”。

無視他

挑事者就喜歡看受害者難過痛苦的樣子, 教孩子學會忽略惡意玩笑:假裝看不見聽不見,

Advertisiment
轉移視線看喜歡的東西, 完全不感興趣地一眼飄過。

迎合戲弄者

這是一種高超的情商技巧。 比如, 被挑釁:“嘿, 四眼!”平淡回應:“你說得對, 我的視力很差。 ”

發揮幽默感

當孩子被欺負時, 如果能用自嘲精神巧妙回應, 往往能將尖銳的形勢化解於無形。 假設有人說“你真蠢。 ”孩子回應:“真的嗎?”“所以?”“哦, 謝謝你告訴我。 ”

孩子被欺負了該如何療愈

幫助學齡前孩子發洩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焦慮和傷害的最佳方法是:遊戲。

如果孩子受到欺負和傷害, 建議父母(尤其是爸爸)和孩子玩一個主題為“力量”的遊戲。

例如, 抓2個毛絨玩具, 讓他們互相“玩”起來, 其中一個推搡著另一個。 但要記住, 你並不是為了重現讓孩子受到傷害的情景, 而是為了讓他發笑, 發洩出他被欺負時積累的緊張和恐懼。所以,讓被推到的毛絨玩具站起來,滑稽可笑地反擊回去吧,不管是什麼,怎麼搞笑怎麼來。

你會發現,玩過這樣的遊戲以後,他可能會哈哈大笑,也可能會生氣或開始抽泣。這意味著他將受傷的心靈袒露在你的面前。擁抱這些感受,然後他才能卸載它們:“沒關係哭吧,親愛的,爸爸在這裡,爸爸會保護你的,我就在這裡。”

在保護孩子不受欺負的問題上,父母的直接保護終究是有限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孩子自身的情商水準,比如沉著冷靜的情緒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談判溝通能力、勇敢與樂觀的自愈能力等等,因為情商低的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而且高情商也能幫助孩子在遭遇挑釁時候巧妙應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避免孩子不受欺負及由此帶來的傷害,關鍵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情商教育。

發洩出他被欺負時積累的緊張和恐懼。所以,讓被推到的毛絨玩具站起來,滑稽可笑地反擊回去吧,不管是什麼,怎麼搞笑怎麼來。

你會發現,玩過這樣的遊戲以後,他可能會哈哈大笑,也可能會生氣或開始抽泣。這意味著他將受傷的心靈袒露在你的面前。擁抱這些感受,然後他才能卸載它們:“沒關係哭吧,親愛的,爸爸在這裡,爸爸會保護你的,我就在這裡。”

在保護孩子不受欺負的問題上,父母的直接保護終究是有限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孩子自身的情商水準,比如沉著冷靜的情緒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談判溝通能力、勇敢與樂觀的自愈能力等等,因為情商低的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而且高情商也能幫助孩子在遭遇挑釁時候巧妙應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避免孩子不受欺負及由此帶來的傷害,關鍵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情商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