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該怎麼辦 面對孩子膽小問題這些教育可嘗試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一個開朗樂觀, 健康活潑的孩子。 因為這樣的性格無論是對於孩子自身的發展, 還是孩子其他的各個方面阿德發展都是有利的。 不過, 有些家長卻發現, 自己的孩子非常膽小, 主要表現在:出門不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 人多的時候, 在很多事情上都會退縮, 在幼稚園遇到的問題也不敢跟家長說……

總之, 家長對於孩子這種性格感到很擔心和著急。

各位家長其實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其實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改變孩子膽小的性格, 只要家長正確對待寶寶膽小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選擇適合的教育方法, 那麼這樣對於改善寶寶膽小的問題是有不錯的效果的。

孩子膽小怎麼辦

正確對待寶寶的退縮行為

當發現寶寶有退縮行為時, 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 要體諒他的心情;不可由於心急而粗暴對待, 這樣會使寶寶更加恐懼, 更不敢與人接觸, 尤其不能當著外人說"我這孩子就是膽小", 要積極強化寶寶表現出的閃光點, 鼓勵寶寶千方百計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尊重孩子

尊重他當時的選擇、態度、處理方式和感受, 最重要的還是要懂的接受, 就是接受孩子的一切, 接受了才能找到更好更適合的引導方法, 並請永遠記住:孩子有權利選擇他要不要去做, 要什麼時候去做, 而我們有權利選擇用什麼方法來引導他去做!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多一點鼓勵

內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羞於對其他人表達自己, 對公開場合的表現缺乏信心。

如要改變這一切, 父母及老師除了鼓勵孩子多增加交流以外, 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績時也要及時給予肯定, 孩子會感到自己會逐漸被父母和老師認可, 自己也會儘量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

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 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 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 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 如打了沒有哭, 或僅哭了一小會兒, 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

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 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 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切勿操之過急

孩子膽怯的不良心理行為是隨著年齡增長, 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 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 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耐心引導。

如孩子不敢自己去買東西, 家長可先帶著孩子一同購物;告訴孩子購物的一般程式, 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 鼓勵要買多少等。

開始時孩子可能不敢說話, 家長可幫他開個頭, 然後讓孩子接著往下說。

幾次下來, 孩子漸漸熟悉了這家商店後, 家長就可以在遠處看著孩子自己去購買, 以後再讓孩子單獨去其他商店。

擴大孩子的接觸範圍

Advertisiment

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 引導孩子與其他人接觸, 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遊戲、購物、接待客人等活動中去。

對不敢去找別人玩的孩子, 可先帶他觀看別的小朋友遊戲, 當他被別人的歡樂情緒感染時, 請別的小朋友來邀請他, 並鼓勵他積極參與。

經常鍛煉孩子

可以讓孩子去做一些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如借東西、問路、傳話等, 剛開始孩子可能因為膽怯不敢去, 或者到了不熟悉的人面前說不出話來, 這需要給孩子精神鼓勵, 不要責怪孩子。 條件允許的話, 可以提前和孩子要去交流的人打好招呼, 讓對方配合你, 順利完成任務, 也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在學校中如果能讓孩子參與到一些活動的組織中,

Advertisiment
對培養孩子外向性格也有一定的作用。

培養寶寶的表現力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每個孩子都喜歡融入到遊戲的情境中。 可以用遊戲的口吻鼓勵寶寶在家裡進行各種表演。

首先讓寶寶表演給父母看, 這樣他不會感到羞怯。 寶寶表演的節目可以是他喜歡和熟悉的任何題材, 如一段兒歌、一首唐詩、一段舞蹈等。 父母要加以表揚、鼓勵, 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正確引導

隨著年齡的長大, 社會行為能力的各種心理、情緒情感也逐步發育, 於是, 當嬰幼兒遇到了陌生人、到了陌生的環境就會出現“害羞”、“敏感”的情緒反應, 不用擔心, 這是嬰幼兒依戀的情緒情感發展的必經的心理歷程。

3-4歲是嬰幼兒害羞與自信心理髮展矛盾期, 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個階段所表現出的“害羞”、“膽小”行為,只是他心理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

而在每個時期的發展中,父母對孩子心理的認識程度,以及採取相應的引導措施、認可和鼓勵起著極其重要,也極具影響!

引導得正確孩子就會很自信,而如果將孩子表現出的負面行為,通過教導反復強調(心理學稱之為“強化誤導”、“心理暗示”),那這個負面行為就會變成孩子的人格特徵!

如:“這孩子真害羞”,當你在不斷地用這種消極的語言去暗示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認為自己是個害羞的孩子,於是,便開始成為一個害羞的人了!

說在最後:

心理學家分析,孩子之所以膽小,除了先天的影響,後天教養方式是一個重要原因,家長的溺愛和嚴厲都會嚴重影響寶寶的性格,所以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希望家長能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

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個階段所表現出的“害羞”、“膽小”行為,只是他心理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

而在每個時期的發展中,父母對孩子心理的認識程度,以及採取相應的引導措施、認可和鼓勵起著極其重要,也極具影響!

引導得正確孩子就會很自信,而如果將孩子表現出的負面行為,通過教導反復強調(心理學稱之為“強化誤導”、“心理暗示”),那這個負面行為就會變成孩子的人格特徵!

如:“這孩子真害羞”,當你在不斷地用這種消極的語言去暗示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認為自己是個害羞的孩子,於是,便開始成為一個害羞的人了!

說在最後:

心理學家分析,孩子之所以膽小,除了先天的影響,後天教養方式是一個重要原因,家長的溺愛和嚴厲都會嚴重影響寶寶的性格,所以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希望家長能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