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怯懦:原因及對策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孩子, 見生人就哭, 不敢自己去做事, 處處需要大人陪著, 我們平時稱這種孩子是膽小怯懦。 這是什麼原因呢?

1、與家庭環境有關。 有些孩子生活範圍很小, 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裡, 從小由爺爺奶奶照看, 很少帶孩子出去玩, 接觸外人也少, 依賴性較強, 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 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 生人一抱他就哭鬧, 如果送托兒所, 碰上新環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有些孩子在家裡不聽家長的話, 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 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

Advertisiment
說“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 大人藏在門後學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 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 說“泥裡有蟲子咬你的手”, 用這些恐嚇孩子, 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去玩耍, 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 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 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 取得經驗, 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對於膽小怯懦的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要讓孩子多觸外界的事物, 多認識世界, 多與小朋友交往, 鼓勵孩子去探索與嘗試, 從實踐中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