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讓您的寶寶不在膽小怯懦

在生活中, 有很多寶寶很喜歡與人打交道, 絲毫沒有怕生的現象。 可是有些孩子卻很害怕生人, 見到生人就會躲躲藏藏, 還會哭泣不止。 以至於做很多事情都要家長陪著才可以。 這個現象就是寶寶膽小怯懦。 寶寶膽小怯懦現在不覺得怎樣, 但是要是讓這種情況一直伴隨著孩子, 就會影響他日後的發展。 所以, 家長一定要知道, 怎樣讓寶寶不再膽小。

Advertisiment

如何讓您的寶寶不在膽小怯懦

 1、孩子的生活圈子過於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裡, 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 很少出去玩, 接觸外人也少, 依賴性較強, 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 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 生人一抱他就哭鬧, 如果送幼稚園, 碰上新環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不聽家長的話, 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 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

Advertisiment
說“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 大人藏在門後學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 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 說“泥裡有蟲子咬你的手”, 用這些恐嚇孩子, 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去玩耍, 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 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 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 取得經驗, 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本來寶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只要家長們停止以上不正確的育兒方式, 反其道而行之, 孩子很快就能勇敢起來。

首先要帶寶寶多到外面活動, 每天都應該去一下公園、超市等地方, 讓他習慣與陌生人共處, 習慣到陌生環境中去。

Advertisiment
在公園玩耍的時候要鼓勵孩子多和同齡小夥伴們一起玩, 加強他的語言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其次要停止嚇唬寶寶, 如果希望寶寶養成好的習慣, 其一家長態度要一致並且堅決執行, 即使他哭鬧也要持之以恆, 但決不打罵;其二要和寶寶講道理, 可以利用他熟悉的故事、卡通人物等等來作為說客, 讓寶寶慢慢理解養成良好習慣對自己的好處, 才能更好地遵守規則。

最後要對寶寶進行開放式的養育, 鼓勵寶寶自己去探索和嘗試, 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不要因噎廢食, 大部分成功都是從不斷地克服失敗而來。 寶寶只有摔倒了, 才知道走路要小心;寶寶只有到水池中游過泳嗆過水, 才知道水是好玩的,

Advertisiment
但同時也是危險的;寶寶只有經常自己走路, 才知道走到路中間是會妨礙到別人, 並且是危險的。 家長不能代替寶寶走完以後的人生道路, 因此就要從小讓他自己獨立而勇於嘗試。 對於孩子能力範圍外的事情, 我們可以儘量創造較為安全的環境讓他嘗試。 比如自己過馬路, 我們就要選擇車流量很少, 速度很慢, 甚至是有紅綠燈的地方讓寶寶在我們的注視下開始嘗試。 總有一天寶寶就能破繭而出, 成為一個積極面對生活的小勇士。

育兒是需要父母在平時多加努力的, 也要多觀察孩子, 好急於發現一些問題。 小編希望, 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正確育兒, 讓您的寶寶可以健康積極的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面對一切事物。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