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不用怕 4招教你巧應對

據美國心理學家多年研究, 許多成年人的拘謹可以追溯到他的兒童時代。 如果孩子的拘謹在兒時得不到解決, 那麼, 他的不合群、不愛與他人交往的個性將會妨礙他今後事業上的成功。

給孩子選擇年齡小的玩伴

如果孩子膽小, 大多數家長根據“近朱者赤”的理由, 希望並鼓勵孩子與年齡大一些且膽子大的夥伴交往, 但對一部分孩子而言, 其結果反而不妙。 在與比自己強大的同伴接觸中, 他們變得更自卑, 更拘束。

因此, 家長切勿一廂情願把孩子往優秀的群體中趕, “正負得負, 負負得正”的情況, 在教育中也會是屢見不鮮的。

Advertisiment
所以, 最好就是為孩子選擇一個性格開朗、身體壯實、年齡比你孩子小一些、其家長待人熱情大方的小夥伴, 讓孩子經常與小夥伴在一起玩耍。 這樣的小夥伴容易與年齡稍大但膽小的孩子玩到一起, 而你的孩子也就有了可以仿效的小榜樣, 而且小夥伴的家長待人熱情大方, 保證了孩子去玩時, 大人不會干涉。

放手磨煉孩子

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煉。 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 或怕其經不起摔打, 動不動就說:“你不行”, “你還小”。 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 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 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 不知所措。 適度的挫折與磨難,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

Advertisiment
是不可或缺的財富。 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 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 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 家長應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

據美國心理學家多年研究, 許多成年人的拘謹可以追溯到他的兒童時代。 如果孩子的拘謹在兒時得不到解決, 那麼, 他的不合群、不愛與他人交往的個性將會妨礙他今後事業上的成功。

放大孩子的“閃光點”

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 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 父母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感情, 不做太強烈地反應, 而應善於發現並強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避免拿別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孩子。 最膽小怯弱的孩子, 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 也許在父母看來這微不足道,

Advertisiment
但作父母的, 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 給予必要的乃至誇張的表揚鼓勵。

但現實中不少家長不但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勇敢, 漠不關心甚至嗤之以鼻, 而且經常拿別的孩子來比較, “你這算什麼, 誰誰比你本事大多了”, “誰在演講比賽中拿了大獎, 你連講臺都不敢上”。 這些話語嚴重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使孩子越加自卑膽怯。 因此, 家長對於膽小的孩子必須堅持“多肯定, 少批評;多鼓勵, 少指責”的原則。

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 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 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 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

Advertisiment
如打了沒有哭, 或僅哭了一小會兒, 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

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 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 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 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