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缺乏自控力的6大根源

自控力的發展對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 自我控制能力並非生來就有, 它是孩子在後天的環境中, 隨著認知的發展和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美國一項研究證明:在兒童期就能顯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 在成人期極少成癮或犯罪, 並比那些衝動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 先來看看孩子缺乏自控力的6大根源!

1、年齡特性, 身心發展不成熟

0-2歲這一階段的寶寶由於大腦皮質的抑制機能還很不成熟, 興奮過程佔優勢, 因而往往表現出很強的衝動性, 以前強調過的事情再次發生時,

Advertisiment
他未必會遵從規則。 因此寶寶所表現的不願等待、忍耐、不遵守遊戲規則、脾氣差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寶寶年齡的特性, 是寶寶身心發展不成熟的表現。

父母不要認為這是寶寶年齡特徵就聽之任之哦, 其實父母在這個時期就已經要開始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控力了。 在嬰兒時期, 父母可以多抱抱、親吻寶寶, 幫助寶寶進行自我安撫。 調查顯示, 自我安撫能力對寶寶獨立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 等寶寶大一點以後, 父母可以再日常生活中多積極引導, 讓寶寶逐漸懂得什麼是被允許的, 什麼是不該做的。 父母要儘量減少斥責孩子, 給他更多的安全感, 父母耐心的教導也是非常關鍵的!

2、父母自身缺乏自控力, 脾氣暴躁

一些父母本身脾氣就比較火爆,

Advertisiment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 寶寶自然也就會變得缺乏耐心、浮躁、脾氣暴躁。 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寶寶的成長學習過程起著榜樣的作用。 如果爸爸媽媽總是因為小事而發牢騷, 或者因為孩子做錯事就大發脾氣, 大聲呵責, 或者家庭氣氛緊張, 父母經常吵架, 孩子的長期缺乏安全感, 同時缺乏父母的引導, 孩子很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因此, 父母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在面對做錯事的孩子時, 應該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切勿大發脾氣, 嘗試通過冷靜溝通與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 如果寶寶的脾氣也是比較暴躁, 總是心情不爽就亂扔東西。 小編建議父母可以冷處理, 先不理睬寶寶, 離開他身邊直到他冷靜下來,

Advertisiment
父母再去回應他。

寶寶用錯誤行為表達他心裡的不高興, 或許是因為寶寶不懂得更好的表達方式, 因此爸媽可以嘗試去理解並猜測寶寶的想法, 幫助寶寶表達他的情緒, 寶寶感覺被包容理解以後, 情緒自然會冷靜下來。 像這樣的方法也是逐漸讓寶寶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 而不只是亂扔東西發洩情緒。

3、父母經常吵架

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使得寶寶長期處於懼怕、沒有安全感的狀態, 年紀小的寶寶判斷力很差, 在看到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往往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 甚至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 同時爭吵這種行為, 其實是給孩子樹立錯誤的行為榜樣。 孩子很可能會認為, 爭吵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Advertisiment
而且負面的情緒不需要抑制, 只要不高興就可以破口大駡。

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家庭氣氛, 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關愛與溫暖, 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才是良好性格、行為習慣的基礎保證。 如果父母真的難以控制在寶寶面前爭吵, 父母也應該要在寶寶面前和好, 事後要跟寶寶解釋清楚爸媽爭吵的原因, 讓寶寶原諒爸媽的衝動行為。 父母也應該要鼓勵孩子將自己心裡的感受說出來, 以免憋在心裡成為寶寶心裡面的陰影。

4、父母疏于照顧, 缺乏親子溝通

孩子的自控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導與教育, 如果父母對於孩子只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 對於孩子不守規則的行為放任自流, 缺乏親子溝通,

Advertisiment
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多和孩子溝通, 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內心需求, 父母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 可以在生活習慣方面對孩子的行為提出要求, 有意培養孩子守規矩的行為習慣。 比如要求孩子準時起床、準時就寢, 按時飲食, 不偏食、挑食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對孩子的自控力培養著重于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心等方面, 比如要求孩子在集體中要遵守集體規則和紀律, 不可隨心所欲地侵犯別人的利益事等等。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和原則, 不遷就、不隨意改變, 漸漸地孩子便會學會控制、約束自己。

5、父母溺愛, 把孩子視為家庭中心

溺愛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李天一事件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現代家庭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父母往往會把孩子視作家庭的中心,因此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都盡可能的有求必應。這就導致了孩子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的性格。孩子想要玩具,想要吃糖,只要稍微眼淚攻勢一下,父母就會軟下來答應孩子的要求。其實,父母應該要堅持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懂得不行就是不行,撒野也沒有用。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學會等待。在公園寶寶吵著要玩秋千,但是別的孩子正在玩,媽媽可以讓孩子先玩滑梯,待會輪到他再玩這個。

父母還可採用延遲滿足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在買玩具的事情上,父母可以事先和寶寶約定,如果要買一樣玩具或者是想吃一樣東西時,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時寶寶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寶寶積累到5次或10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寶寶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6、父母的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現代家庭大多是“421”模式,老一輩的教育觀念與年輕父母的有著很大的差異,媽媽限制寶寶吃零食,可是奶奶轉過頭就把小零食往寶寶的嘴裡塞。孩子夾在中間,都不知道要聽誰的話。

對於孩子的教育,只能有一套原則,並且要貫徹堅持。家庭成員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首先要通過溝通達成一致,同時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不要通過強制手段訂立規矩,應該是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孩子創造好條件,通過和孩子商量溝通訂立一個人人都遵守的“家庭守則”,父母為孩子樹立行為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自覺、自願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溺愛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李天一事件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現代家庭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父母往往會把孩子視作家庭的中心,因此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都盡可能的有求必應。這就導致了孩子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的性格。孩子想要玩具,想要吃糖,只要稍微眼淚攻勢一下,父母就會軟下來答應孩子的要求。其實,父母應該要堅持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懂得不行就是不行,撒野也沒有用。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學會等待。在公園寶寶吵著要玩秋千,但是別的孩子正在玩,媽媽可以讓孩子先玩滑梯,待會輪到他再玩這個。

父母還可採用延遲滿足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在買玩具的事情上,父母可以事先和寶寶約定,如果要買一樣玩具或者是想吃一樣東西時,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時寶寶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寶寶積累到5次或10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寶寶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6、父母的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現代家庭大多是“421”模式,老一輩的教育觀念與年輕父母的有著很大的差異,媽媽限制寶寶吃零食,可是奶奶轉過頭就把小零食往寶寶的嘴裡塞。孩子夾在中間,都不知道要聽誰的話。

對於孩子的教育,只能有一套原則,並且要貫徹堅持。家庭成員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首先要通過溝通達成一致,同時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不要通過強制手段訂立規矩,應該是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孩子創造好條件,通過和孩子商量溝通訂立一個人人都遵守的“家庭守則”,父母為孩子樹立行為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自覺、自願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