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兒童自控力影響未來好工作

據《心理科學》雜誌報導, 調查者發現具有高度自控能力的兒童相比自控能力較弱的兒童, 他們在成人時更易就職並長久維持工作。

而研究人員發現自控能力強的兒童顯然注意力更加集中, 面對困難任務時更能持之以恆, 而且他們更能壓制自己不適宜的行為或衝動之舉。

這一規則似乎有助於提升就業機會。 相比那些兒童時期自控能力較弱者來說, 自控能力較強者的失業機率要少百分之四十。

Advertisiment

蘇格蘭斯特林大學的主要研究人員邁克戴利博士稱, “這一研究強調了早年自控能力的重要性, 它有效預測著成年後的職業前景。 ”

成人自控能力與工作迅速成功間的關聯看似十分明顯, 但是增強兒童自控能力的措施是否預示著他們能成功入職並避免一段段失業期, 這並不清晰。

在研究中, 調查人員探析了兩個研究, 涉及一萬五千多名英國兒童。

Advertisiment
這兩項研究調查了自控能力與成人失業之間的聯繫。 自控力研究的測量物件七歲兒童, 他們的智力、社會階層、家庭背景以及健康因素影響著分析結果。 研究結果明顯說明了工作生涯中自控力與失業率的關聯。

回顧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業市場衰退,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一經濟困難期, 那些兒時自控力較弱者經歷了一次失業的重創。

研究者表明, 那些兒時自控力較弱者在經濟衰退時更易失業, 並且這一人群更難重新入職。

原因有很多, 包括因失業造成的弱抗壓力, 職業技能發展的拖延造成的副作用以及極有可能造成的不良習慣, 比如不恰當的時間管理和不規律的睡眠模式, 這些習慣會阻礙重新入職機會的到來。

Advertisiment

“日後多次的經濟倒退期間, 自控力較弱的孩子尤其可能面臨失業, ”戴利說。

“兒童的自控力的可塑性尤其強, 在兒童期培養更強的自控力能夠對經濟衰退期的失業起到緩衝的作用;通過就業率和生產力的提升, 還能為社會帶來長期的利益。 ”

戴利提到, “學前干預、學校項目及活動, 例如瑜伽、武術、行禪等, 都有利於發展更強的自控力和相關能力。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