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總是吃不胖是不是病?

媽媽所謂的“寶寶吃不胖”, 可能並不是真的不胖, 很多寶寶本身是處於健康的狀態, 不胖也不瘦, 恰恰正好。 可媽媽總想讓孩子多吃, 看在眼裡, 就覺得孩子瘦。

經常會聽到媽媽說:“我家寶寶太瘦了, 怎麼吃都不胖, 好著急啊!”

俗話說“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很多媽媽都覺得, 孩子胖乎乎的才更健康, 所以總是擔心孩子瘦, 營養跟不上。

媽媽所謂的“寶寶吃不胖”, 可能並不是真的不胖, 很多寶寶本身是處於健康的狀態, 不胖也不瘦, 恰恰正好。 可媽媽總想讓孩子多吃, 看在眼裡, 就覺得孩子瘦。

其實, 不是胖乎乎的小寶寶是很正常的。

Advertisiment

寶寶剛出生時, 圓嘟嘟的臉蛋、胖乎乎的腳丫、藕段似的胳膊腿兒, 看起來就像是標配。

但隨著孩子的成長, 很多媽媽會發現, 孩子臉蛋瘦了, 藕段不見了, 身體也變長了。

這是孩子正常發育的過程。

嬰兒在6個月之前, 會做的動作少, 最多只能抬頭、翻身、動動手腳、趴著玩玩, 多數時間是躺著或者被抱著, 能量消耗很少, 自然是胖乎乎。

6個月之後, 當他們學會的動作越來越多時, 能量消耗也會越來越多。 再加上寶寶不斷長高的身體, 看起來就瘦了好多, 這是嬰兒變成肌肉型寶寶了。

所以媽媽們, 不要再為孩子變瘦而過度焦慮啦。

那麼, 胖乎乎的寶寶更健康嗎?

“我家妞妞生下來九斤多呢, 胖胖的, 看著就喜歡!”

“我兒子七個月就已經二十多斤了,

Advertisiment
比鄰居家十個月的孩子吃的都多, 真叫人省心!”

不少媽媽都會以寶寶胖而自豪, 其實, 體重過高並不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嬰幼兒期的肥胖不僅影響兒童健康, 且與成年期各種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障礙、腦血管病(冠心病、中風、房顫、心衰等)等疾病的風險要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所以, 爸媽們一定要重視嬰幼兒時期的肥胖。

活動量大的孩子很少是胖乎乎的。

孩子的胖瘦和遺傳、飲食、運動、疾病等多種因素相關, 尤其是有些孩子, 就是天生停不下來的發動機, 活動量很大, 所以也不容易胖。

而且, 大部分孩子不能通過一次檢查就判斷其體重是否正常, 而是經過長期定期連續監測才有意義。

Advertisiment

多數情況下, 我們平時肉眼觀察的所謂胖瘦, 並無實際意義, 有時候只是家長的焦慮心態在作祟。

提醒:部分孩子病態的瘦, 是有一定原因的, 多種疾病會導致孩子消瘦。 這些孩子通常伴有其它表現, 比如慢性腹瀉、精神不佳、功能發育不良, 這個時候要及時排查。 育兒之路, 甜美而漫長, 讓我們一起珍惜每個細節, 為愛加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