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語言關鍵期真的很重要嗎?

如今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的“英文能力會影響將來的競爭力”, 但又不相信現行的教育制度, 加上輔導老師為了商業利益而推波助瀾, 於是, 整個社會的英文學習風氣, 已經被推向一個父母需要警惕的失衡狀態。

語言的關鍵期, 就在於聽和說

很多人都相信“語言關鍵期”的說法, 也就是在某個年齡之前接觸一種語言, 可以學得又快又好。 然而, 當社會現象偏頗至一定程度, 另一種聲音就會出現:“人的一生中, 並沒有某個特定時間不適合學語言。 我們生活周圍也不乏過了關鍵期才學英文, 也很成功的例證。

Advertisiment
”這種論調總讓我腦門充血, 何不乾脆直接告訴我“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算了。 我們不要少數成功的例證, 我們要的是整體社會英文能力的提升。

或許, 多早開始學英文, 真的不是成功的保證。 但是, 啟蒙教育方法是否使用得當, 絕對是關鍵的所在。

無論如何, 我是相信語言關鍵期的。 單看那些隨父母移民的孩子就知道, 年紀愈小的孩子, 似乎不必花什麼力氣就能將當地的語言學得又快又好, 而父母呢?卻怎麼也無法達到那個境界。

為什麼說“聽、說、讀、寫, 請照順序”呢?因為, 語言的關鍵期真正說起來, 就是指“聽和說”。 就好比我們這一代普通話、閩南語的雙語父母, 兩種語言都可以應用自如, 而我們都是在關鍵期之前就同時接觸普通話和閩南語了。

Advertisiment

至於我們的英文教育, 則是接觸時間太晚而且方向不對, 以致說英文時, 我總覺得腦子裡像是在做中譯英考題, 有種格格不入的疏離感。 既然“聽、說”是有關鍵期的, 當然應該放在“讀、寫”前面。

如果要討論語言學習的理論, 可能10本書都寫不完。 因為有許多專家、學者、博士、教授, 持續不斷地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 研究和實驗結果堆積如山。 我顧不了這些, 我只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發現:生活在一個非英文的環境中, 光靠念英文故事書, 孩子就能習得這種語言——雖然只有“聽”的能力。 可別小看這“聽”的能力, 在語言學家的眼裡, 光是“聽得懂”一種語言, 就是上帝造物的神秘所在。

學齡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