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自私行為是天生的嗎

現在的孩子怎麼從小就如此自私?難道自私是與生俱來的?相信許多年輕的父母都這樣抱怨過。 那孩子的自私和無禮從何而來?

心理學家認為, 孩子自私自利在很大原因上是父母溺愛的結果。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沒有任何條件的, 在現代的很多家庭中, 孩子提出的要求, 父母都儘量滿足, 唯恐孩子有一點委屈, 更害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 長此下去, 孩子會很自然地忽略父母的需要, 而把自身的需要放在首位, 他認為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該關注和愛護他, 把他作為優先考慮對象,

Advertisiment
稍有不如意, 便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從內心埋怨父母。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 在家裡, 沒有兄長伴他玩耍, 沒有弟妹要他照顧, 好吃的食物, 爸爸媽媽讓著他, 圖書, 玩具, 也是他個人所有。 在這種環境下, 如果爸爸媽媽不想辦法補救, 加以引導, 只能使他們獨佔的意識膨脹, 自我中心意識加強。 加上當今兒童普遍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 不會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因而往往就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

對孩子照顧過度, 關心過度, 寵愛過度, 遷就過度, 很自然地就在孩子心中加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形成了不健康的自我中心心理定式, 只考慮自己, 不考慮他人, 逐步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習慣。 通過下面的故事可以看出,

Advertisiment
孩子自私的心理有多可怕。

有一位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母親, 看見女兒花錢大手大腳, 就對女兒說:“你現在不用著急花錢, 爸爸和媽媽的這些錢, 將采還不都是你的?”女兒聽了把眼睛瞪得圓圓的, 生氣地對媽媽說:“從明天開始, 你和爸爸都要省著花錢, 因為這些錢都是我的!”

通過上面這個例子我們知道,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不會考慮他人, 分不清是非, 自私到了令人心酸的地步。 孩子變成這樣, 與周圍的環境有很人影響。 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關注孩子周圍的環境, 加強對孩子的品德教育, 更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讓他們學著分擔事情。

陽陽媽發現, 陽陽不知什麼時候變得自私起來。 小朋友找他借玩具,

Advertisiment
他擺擺小手說:“不借, 借給你, 我就沒的玩了。 ”他手裡拿著好吃的東西, 爸爸媽媽開口向他要, 他也藏得緊緊地:“不給不給, 給了我就沒了。 -這樣的情況遇得多了, 陽陽媽生氣地說:“陽陽, 你怎麼可以這樣自私?’陽陽聽了媽媽的話, 委屈地掉下了眼淚:“上次你不就沒把家裡的醬油借給鄰居阿姨嗎?你說, ‘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 自己就沒了’。 ”這下陽陽媽愕然了。 原來是自己這個不經意的小舉動, 讓陽陽變得自私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 而父母便是塗抹這張白紙的畫筆, 做好孩子的生活榜樣, 對每一個父母采說, 都非常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為了孩子的將來, 一定要把握好對孩子的愛, 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Advertisiment
不要用無私的愛造就出自私的孩子。 當孩子自私的時候一定不要只埋怨孩子, 要先反省自己, 因為自私不是與生俱采的, 而是源於後天的“培養’。

當父母努力以身作則, 出門坐公車時主動讓位, 鄰居有困難時熱心幫助。 一段時間後, 你一定會發現, 被子也開始學著為他人著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