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成長,真的不僅僅只是四書五經!

說著說著, 同學還怕我不信, 特意把玩耍中的孩子叫過來“來, 寶貝, 背一首《回鄉偶書》給阿姨聽一下。 ”孩子先是不太好意思, 然後小聲的把詩背完了。

我認真的觀察了這個孩子, 在媽媽眼裡如此驕傲的孩子, 在人群堆裡, 低著頭, 自顧自的玩著, 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恰逢午餐時間, 於是, 我和同學相約一起吃午餐。

點菜之際, 同學的孩子小毅幾乎無視我們, 一直玩著衣角, 女兒友好的主動跟他說話, 他都不予理睬, 同學忙解釋孩子比較怕生, 熟悉了就好。 ----小派建議:一個人走入社會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交際、溝通能力,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與人相處、溝通, 是從孩子有一定的認識時(大致一周歲起)就得開始重視的。
菜上來了, 也許剛好不是小毅想要吃的菜, 同學給他的小碗裡夾了每樣菜, 他顯得很不高興, 扭頭生氣, 我詢問同學“小毅喜歡吃點什麼菜, 要不再點兩份?”同學哄了一會兒孩子, 見孩子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對著孩子吼起來“不吃肚子餓, 一會兒可別哇哇叫。 ”孩子朝同學的身上打了一下, 大哭起來, 怎麼勸都停不下來。 -----小派建議:同學的情緒對孩子而言, 藏著很多不耐煩、沒耐心, 這很容易讓孩子感知並被學會, 家長務必教會孩子做好情緒管理與情感表達, 比如喜歡吃什麼, 不喜歡吃什麼, 想要如何, 都需要表達出來, 而不是藏在心裡,
Advertisiment
等著別人猜。
一餐飯總算用了各式各樣的花招, 在同學的連哄帶騙與餵飯下, 吃了小半碗, 而同樣是三周歲的女兒, 默默自己吃完了小半碗, 雖然飯桌上掉了些飯粒, 衣服也弄髒了些。 同學連向我討教, 要如何教孩子自主學會吃飯, 並說明她們家孩子直到現在為止, 幾乎都要喂呢。 ----小派建議:當孩子嘗試著有動手能力時, 不煩放開手, 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 並鼓勵他。
飯吃完又小聊了一會兒, 我們要道別了, 女兒甜甜的對著同學喊“阿姨, 再見。 ”小毅卻是在媽媽不斷的引導下, 極不情願“阿姨, 再見。 ”----小派點評:孩子的習慣, 亦是從小就需要重視與培養的, 這其中包括有自主能力的習慣、樂觀的習慣、生活的習慣等等。

後來聽另外的朋友無意提起,

Advertisiment
才知, 其實同學在小毅身上確實花了很多功夫, 從胎教開始, 每天堅持給孩子讀書、講故事, 當孩子會說話後, 她有意培養孩子, 每天都安排了屬於孩子的唐詩時間。

兩周歲的孩子, 那麼小, 會背大幾十首唐詩真的讓人非常驚訝, 確實有人讚譽不斷, 然而, 我卻覺得, 孩子的成長, 真的不僅僅只是四書五經!

講真, 小派並不是說自己是多優秀的媽媽, 小派也跟所有的媽媽一樣, 孩子還沒出生, 就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書, 著急讓孩子學習, 生怕孩子落後。 但慢慢的, 小派發現:
買的書被女兒撕了當玩具玩, 又或者興高采烈的在整本書上亂塗亂畫。
教她背的唐詩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 反而是對音樂的旋律很感興趣,
Advertisiment
一有韻律就會自編自導的跳起來。
安排每天陪她的一個小時讀書時間, 最後都變成了一起玩的時間。
…….

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我們越來越發現, 除了“四書五經”這樣的知識外, 0-6歲的孩子, 更需要的是, 打好交際、情緒控制、主見、好習慣等等的基礎, 只有有了堅實的基礎, 才會讓孩子在學習“四書五經”時得以更好的發揮與取得最驚喜的收穫。

就好比說, 聽到一個孩子考了全省第一名, 第一反應就是:好厲害, 由終的讚歎。 但當這個孩子走進來, 面無表情, 正眼都不瞧你, 書本往桌上一扔, 進了房間, 門砰一聲關起來, 你心裡的讚歎會馬上化為唏噓:有啥了不起的, 不就考個試, 得瑟個啥。 而如果這個孩子走進來, 溫和的朝你微笑,

Advertisiment
有聲有笑的跟你聊起來, 還虛寒問暖, 你會覺得:天哪, 這孩子不僅成績好, 各方面能力都這麼好。 這才打心底裡真真正正的喜愛。

所以, 別著急著讓孩子要背多少首唐詩,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在孩子適齡階段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才是真正成全孩子的人生大道, 越走越遠, 也越走越順。 否則, 只背得滿腹唐詩, 也不過配得上“書呆子”的稱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