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嗎?父母不必過分苛責自己

孩子的有些問題與父母有關, 所以父母改變了, 孩子的問題可能就自然解決了。 另外, 育兒是門學問, 不學不會, 自己也需要成長, 比如要學習情緒管理、輔導學習的方法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 “育兒先育己”是有道理的。

但是有人提倡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 成為純粹的人。 這就過頭了, 沒有必要給自己施加這麼大的壓力。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成為純粹、完美的人, 也不需要自身取得什麼成功, 就可以把孩子養育好。 有時做不好也很正常, 不必過於內疚, 把精力放在反省改進上就可以了。

我自己有時也做不好,

Advertisiment
比如會說話不算數, 減肥的計畫常常做不到;我也沒有嚴格規律的生活習慣;我對道德也沒有純粹的要求;我偶爾也會對女兒發火生氣。 這些不過是人之常情, 不影響我去養育女兒。 我們不必苛求自己, 不斷地去反省、成長就可以了。

網友:純粹的教育理念把父母們變得無所適從, 我看有些媽媽群裡面, 不少人每天都在懺悔, 心情很鬱悶, 努力提高自身的同時, 還希望身邊的親人也要變成高尚完美的人。 有一點點小事, 就擔心是否給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可怕的陰影。 其實真的是有點太過擔心了。 純粹的理論不僅把上進好學的父母變得神經質, 也嚴重影響婆媳關係, 製造了家庭矛盾。

接納自己,

Advertisiment
接納孩子

因為從小父母對我要求嚴格, 我做得再好, 也得不到表揚和肯定, 我一直不自信。 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 如果一件小事沒做好, 我會一直很後悔;對於要做的事, 我也是反復地考慮該怎麼做、要不要做, 害怕自己做得不好, 害怕別人笑話我, 害怕沒做好所帶來的後果。 這讓我抑鬱焦慮, 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受維尼老師的影響, 學習了老師的理念, 尤其是“無條件地接納”、“做好你能做的事”、“很正常, 沒什麼”, 我開始考慮, 我自己又不是完人, 我怎麼可能樣樣事情都做好呢?世界本來就是多樣性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有時候缺點在另一方面也是優點。

我目前的情況也是遺傳、家庭、環境各個因素造成的, 我不可能做好每件事,

Advertisiment
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滿意。 當我改變了認知, 接受了自己, 認為自己能夠承受行動帶來的任何後果之後, 我才能夠心平氣和地考慮我該怎麼做, 分析以前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然後去做。 這段時間以來, 我不斷提醒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了改進。

以前我總看不慣女兒, 覺得她成績總徘徊在中上水準, 而且學習習慣不好, 有時邊做作業邊聽音樂, 經常捧著ipad 看微信, 看博客。 我以前很著急, 現在我經常提醒自己記住維尼老師的建議, 接納孩子, 發現她其實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只是有時候方法不合適, 或在困難面前不能堅持。 接納了孩子, 才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以前看到她上網或者看動漫我總是不停地催她趕緊去學習,

Advertisiment
弄得大家心情都不好。 昨天她在看動漫, 我也湊過去看了一下說, 怎麼這麼好看呀, 她很高興地和我講起了情節, 還建議我也去看, 然後她看完一集就去學習了。 還有老師要求背2000 多個單詞, 她覺得多一直不開始背, 後來我告訴她其實不會背的單詞也不多, 她一看, 的確不是很多, 就圈出來開始背了。

維尼小語無條件接納自己, 會讓自己有力量;無條件接納孩子, 就能給孩子帶來力量。

接納無所不在

對同事朋友, 去理解他們的表現, 去接納他們, 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對員工接納的效果也不錯

我將老師的許多觀點運用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了, 感覺自己也輕鬆了許多!首先得接納自己的員工, 再針對不同性格、崗位的員工加以引導,

Advertisiment
適當的時候肯定他們的工作。

老師對學生也要接納

我曾經因為兒子痛苦不堪, 看了維尼老師博文之後, 開始學著接納兒子, 進而理解體諒學生, 接納學生, 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一年的時間我有了很大的變化, 和兒子的關係好了, 兒子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工作中學生們也更喜歡我了, 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的樂趣。

對父母曾經給自己的傷害, 也可以理解接納

學會理解父母當年對自己的傷害, 接納父母給自己留下的創傷, 接納自己的現狀, 再慢慢修正自己, 這個蛻變的過程可能很痛苦、很艱難, 但過了這個坎, 慢慢會好的。

接納教育現狀

學校教育雖然不理想, 但是也可以接納、適應, 抱怨是沒有用的,不如接納現狀,去適應教育的現實,努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抱怨是沒有用的,不如接納現狀,去適應教育的現實,努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