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發熱 家長先搞清情況

在兒科, 醫生接診最多的就是發熱患兒。 通常, 若患兒體溫較高、發熱症狀明顯, 但一般情況良好, 醫生會給孩子用點退熱藥, 建議家長讓孩子回家多休息、多喝水, 繼續觀察。 然而, 很多家長對醫生的這種做法不理解。 有些家長說:“我打計程車過來, 花了150元錢, 你就給我幾句話, 一點藥都不開, 就讓我們回去, 孩子再發熱怎麼辦?”有些家長說:“如果回家後, 熱度依然不退, 把孩子的腦子燒壞怎麼辦?打點滴好得快, 我們要求打點滴。 ”

其實, 孩子發熱時, 家長要先搞清楚6件事。

●發熱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 發熱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感染引起,

Advertisiment
醫學上稱之為感染性發熱, 是機體對外界細菌、病毒侵入的一種防禦反應。 另一種是非感染性發熱, 即發熱不是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 如風濕熱、藥物熱、打預防針後出現的輕度發熱等。

當孩子感冒、發熱時, 家長應仔細觀察。 若孩子在熱度升高時, 變得萎靡不振、不想吃飯, 而一旦熱退, 就活蹦亂跳的, 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若孩子熱退以後, 仍然萎靡不振、手腳冰涼, 或伴有拉肚子、小便時哭鬧等情況時, 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發熱會把腦子燒壞?

有些家長擔心, 發熱會把孩子的腦子“燒壞”。 實際上, 並沒有這麼回事。 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 是因為看到有些小孩因為高熱不退而“變傻”, 便誤以為是高熱把腦子“燒壞”了。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些孩子是因為患腦炎或其他疾病而導致的智力下降, 發熱只是疾病的一個表現而已。

當然, 有些發熱對智力確實存在一定影響, 最典型的是高熱驚厥。 有些孩子特別敏感, 稍微有點發熱就“抽筋”。 若反復“抽筋”, 就會影響腦細胞功能、影響智力。

●用藥效果不好立刻換藥?

有些孩子在吃了一天的藥後, 熱度不退, 家長心急再次去醫院就醫, 堅決要求醫生換藥。 實際上, 藥物吃進去或者肌肉注射、靜脈滴注進去, 要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 需要一段時間。 時間沒到, 就說這藥無效, 肯定是沒道理的。 通常, 一種藥起碼要用一個療程。 若仍然無效, 再換藥也不遲。

●發燒一定要送到大醫院?

對許多家長而言, 孩子病了,

Advertisiment
哪怕是小病, 也一定要去大醫院看。 平心而論, 感冒並不一定非要去大醫院看。 大醫院可能設備好些, 醫生的學歷層次高些, 但這些都不是看感冒所必需的。 大醫院的水準主要體現在對疑難雜症的處理上, 社區醫院醫生看感冒與三級醫院醫生看感冒, 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而且大醫院的就醫環境, 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不僅排隊等候時間長, 還容易發生交叉感染。

●發熱有沒有必要驗血?

接診發熱的孩子, 醫生一般都會開一張驗血單, 讓孩子去驗血常規。 這時候, 家長心疼, 覺得沒必要驗血。

實際上, 血常規檢查結果對醫生判斷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提示孩子發熱是病毒感染引起, 還是細菌感染所致。

●要打點滴或吃消炎藥嗎?

Advertisiment

不少家長認為, 孩子發熱一定要打點滴或吃消炎藥, 否則病好不了。 感冒是不是要用消炎藥?答案是, 該用的時候用, 不該用的時候, 堅決不用。 抗生素不殺病毒, 當發熱乃病毒感染所致時, 用抗生素不僅沒效果, 還可能造成肝腎功能、聽力等方面的損傷, 得不償失。

還有些家長偏愛打點滴, 覺得上次孩子發燒, 打打點滴就好了。 實際上, 打點滴要具體論證分析。 如果一種疾病能夠口服用藥, 就不打肌肉針;如果能夠打肌肉針, 就不選擇靜脈輸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