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病後飲食調理

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孩子生病的樣子讓爸爸媽媽們心疼極了,恨不得自己替他遭受疾病。 幾經周折,孩子終於痊癒了,可是,孩子卻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乖巧、懂事的小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孩子到底怎麼了?"年輕爸媽的腦子裡冒出這樣的疑問。 所以, 孩子病後飲食調理就很重要了。

變化多端的天氣使孩子很容易患感冒、咳嗽、腹瀉等呼吸、消化系統疾病。 這些疾病通過適當治療就可以痊癒, 但有些孩子卻反復犯病, 令家長頭痛不已。 那麼, 孩子痊癒後怎樣才能減少復發呢?正確進行飲食起居方面的調理,

Advertisiment
可以鞏固療效, 減少復發和再次感染。

病癒吃補品對身體無益

父母們為了使家中寶貝茁壯成長, 簡直將各種補品當成孩子的“飲料”、“零食”。 尤其是在孩子疾病康復時, 家長們喜歡給孩子吃一些參、蟲草等較補的食物。

這些補品容易使孩子的生長發育激素紊亂, 促使小孩假性性☆禁☆早☆禁☆熟。 如果服用與自己體質相抵觸的補藥, 不僅無益, 還可能加重病症。 所以, 在孩子生病以及康復後的一段時間, 飲食上要避免油膩、生冷、辛辣的食物, 不吃膨化食品、飲料等“工廠化食品”, 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食品也不宜多吃, 以免產生內熱, 增加腸胃負擔。

粥類營養高, 易吸收

白米粥、小米粥、薏米粥等營養價值高, 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對於恢復病癒後的胃腸功能很有好處。

Advertisiment
做粥講究的是“熬”, 大火煮滾後用小火慢慢熬, 才能入口黏爽, 容易消化吸收, 即使是做面片湯也要多煮一會兒, 把面片煮成“麵糊”才好。

小米山藥粥:取適量小米、山藥, 加水適量熬粥。 小米可補虛損, 開腸胃;山藥補益脾胃、益肺滋腎。 小米山藥粥尤其適宜於長期大便稀、不成形者。

薏米紅豆粥:適量薏米、紅豆熬粥。 紅豆比較硬, 提前泡一天再煮容易爛。 薏米和紅豆同時也是中藥, 薏米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的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 薏米紅豆粥有減肥作用, 尤其適宜較肥胖的孩子食用, 同時也適宜長期大便稀、不成形者。

白菜蘿蔔湯:白菜心500克, 切碎;白蘿蔔120克, 切成薄片, 加適量水,

Advertisiment
將白菜蘿蔔煮至熟透將成泥時, 加紅糖適量, 吃菜喝湯。 適宜於大便幹者。

衣被適中室內冷暖適度

8歲的小古感冒了, 爸爸媽媽十分緊張, 帶著他打針吃藥, 折騰了四五天, 小古病好了。 但媽媽擔心他著涼再次生病, 給小古穿了一層又一層衣服, 又怕室內溫度過低, 也不敢開窗通風。 於露丹指出, 有很多家長都像小古媽媽一樣, 擔心孩子再次生病而過分緊張。 其實, 家長只要做到衣被適中、室內冷暖適度就可以了。

由於孩子體質情況不同, 再加上天氣經常變化, 一天中早晚氣溫也有不同, 需要根據氣候的變化更換衣物。

孩子的手溫是重要的觀察指標, 安靜狀態下孩子手腳溫暖、背部無汗, 這樣就可以減少生病的機會。 注意室內溫度不宜太高,

Advertisiment
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也是孩子生病的一個原因。 另外, 要注意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清新, 但如果是沙塵天氣, 則不適宜開窗通風。

寶寶生病後, 讓爸爸媽媽們心疼極了。 作為父母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而應合理安排調整飲食。 病後的消化系統功能降低, 脾胃的消化功能, 唾液、胃液、腸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 胃腸蠕動減慢, 影響了消化吸收功能, 如果這時候過分的食用一些油膩食物, 不但不會吸收, 還會影響吸收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