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犯錯,不要用“言語”來體罰

這是老二晟俊上小學四年級後不久發生的事情。 班主任來了電話, 說晟俊突然開始哭鬧不止, 甚至嘔吐。

班主任還告訴我, 校醫在為晟俊檢查後發現他心臟跳得太快, 最好讓父母帶孩子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作為父母, 聽到這些話後能不驚訝嗎?當時我的心臟仿佛要跳出來。 晟俊的身體一直非常健康, 這樣的孩子心臟竟然會有問題?我感覺到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因此詳細詢問, 最後班主任猶猶豫豫地說了出來。

“其實是晟俊無法解答數學題, 他比起其他同學理解能力差太多, 我實在著急,

Advertisiment
所以罵了他一句:‘你這傢伙還是背著書包回到三年級吧。 ’沒想到從那時開始晟俊就突然哭鬧和嘔吐……” 

聽了這幾句話後, 我眼前一陣眩暈。 一想到因老師無情的斥責受到極大傷害, 哭得筋疲力盡、躺在醫務室床上的孩子, 我就感到心痛不已。  

晟俊對數學沒有興趣, 成績當然也不會好。 但我並沒有讓孩子去補習班彌補落後的科目, 而是讓孩子快樂地玩耍, 在家裡盡情地讀書。 我深信學習的基礎是“讀書”, 孩子學習差的時候, 讀書更是最好的方法。 我始終以“做好就稱讚, 做得不好就鼓勵”的方式對待孩子, 所以我無法想像他聽到老師無情的斥責後會受到多大的壓力。  

換作其他家長, 這個時候會怎麼做?雖然這不是直接的體罰,

Advertisiment
但是我的孩子因為老師的斥責而受到很大的傷害!應該會有很多父母立刻跑到學校好好出一口氣吧。  

說實話, 我也想這麼做。 我的孩子受到精神上的傷害, 我怎麼能無動於衷? 

假如我們瞭解會伴隨我們一輩子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症), 就能知道除了身體上的創傷, 精神上的創傷也非常可怕。 小的時候從別人那裡聽到一句讓自己心痛的話造成的傷痕會很長時間無法抹去, 一直清晰地留在自己的腦海中。 所以, 就算非常自信地說“我絕對不會體罰孩子”的父母也並不一定就是好父母。 有時候就算不拿起鞭子, 我們也能每天用語言“體罰”孩子。  

就算非常自信地說“我絕對不會體罰孩子”的父母也並不一定就是好父母。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就算不拿起鞭子, 我們也能每天用語言“體罰”孩子。

我很想跑到學校找老師算帳, 但最後還是將不斷湧出來的怒火壓了下去。 說不擔心晟俊以後會被老師穿小鞋, 那肯定是假的。 很多母親們對學校不合理的處事方式常常敢怒不敢言, 其中的原因就是擔心孩子會被報復。 何況就算找班主任算帳, 又能得到什麼?於是我努力使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 說道:

“晟俊看來受到了刺激。 晟俊做什麼都慢吞吞的, 您說那句話, 也是因為替孩子著急。 老師, 為了晟俊, 我需要做什麼?希望老師指點, 我會去努力的。 ” 

“這?啊, 這……” 

或許是因為我過於平靜的反應, 老師的聲音顯得非常慌張。  

那天下午, 從學校垂頭喪氣地回來的孩子沒有透露任何事情。

Advertisiment
雖然經歷了一件大事, 但他故意隱瞞。 或許是因為自尊心, 覺得丟臉, 或許是怕我擔心。 讓人意外的是, 這種時候孩子通常會比父母還要深沉, 將所有的問題藏在心裡, 獨自忍受。 我裝作不知道, 向他詢問: 

“晟俊, 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嗯……和以前一樣。 ”

看到裝作沒什麼事情、敷衍了事的孩子, 我的心仿佛要被撕裂。 該如何治癒孩子的傷痕呢?如果處理不當, 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會徹底失去學習的興趣……晟俊讓我憂心忡忡。  

第二天, 從學校回來的晟俊給我捎來了一封信。 “老師讓我交給媽媽。 ” 

“……” 

我感到很意外, 打開信封一看, 裡面有兩張折疊得非常整齊的、親筆寫的信。 內容大致如下:因為要照顧35名淘氣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老師非常疲憊, 壓力很大, 所以看到趕不上學習進度的晟俊, 沒有忍住, 責駡了他。 晟俊性格溫順, 和同學們相處得很融洽, 現在老師非常擔心晟俊受到傷害, 感到非常抱歉等等。 最後老師還提出建議, 最好讓孩子去補習班, 以趕上學習進度。  

班主任親筆寫的信中包含了承認自己的錯誤, 想要彌補的心意。 明白了老師的真誠後, 我才放心, 並決心將這次事件當作轉禍為福的契機。 我立刻給老師打電話表達謝意, 並再三拜託老師, 我的孩子比起同齡的其他孩子有很多不足, 但我會努力, 希望老師不要斥責孩子, 而是用稱讚來代替。  

現在的問題是晟俊。 過了好幾天, 晟俊還是沒有提那天的事情。 不管我怎麼引導, 孩子還是毫無反應。 我擔心這樣下去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的傷痕,所以我最終先開口了。 

“晟俊,如果是媽媽遇到你這種事情,我也會討厭上學。我是四年級,讓我回到三年級太過分了。” 

聽到我的話的一瞬間,晟俊的眼中就像決堤一樣湧出淚水。 

“媽媽也知道這件事了?” 

“嗯,媽媽原本想等晟俊親口告訴我,可是晟俊太辛苦了,所以……” 

“媽媽,我……我每天上課前都會躲在學校後面,等上課鈴響別的孩子都進教室以後,才從教室後門偷偷進去。要去我們的教室就要路過三年級教室,我覺得很丟臉……三年級的學生,還有我們班的同學們可能會嘲笑我……” 

一想到孩子每天都在擔驚受怕、戰戰兢兢,我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在孩子幼小的心裡藏著多大的委屈呢。看到痛哭的孩子,我再也忍不下去,抱著孩子一起痛哭起來。 

“沒關係,沒關係的。晟俊,你只不過是學得慢一點,就算慢一點也沒關係……就算你得到零分,媽媽一點也不在乎。這算不了什麼……” 

我用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不斷鼓勵晟俊。 

“愛迪生學習也很差,每天都會被老師責駡,但他最後呢?不是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嗎!媽媽相信你,你就是愛迪生!只是現在人們不瞭解你。晟俊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偉大的人。” 

一直意志消沉的晟俊在我和丈夫持續的鼓勵下逐漸恢復了原本開朗的性格。特別是班主任不再責駡晟俊,而是用稱讚和鼓勵對待他後,晟俊變得更加陽光和自信。不是有句話叫“稱讚可以讓鯨魚跳舞”嗎! 

不過,晟俊的數學成績還是一直在平均線以下徘徊,直到高中畢業。他一直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最後挑選了完全不要求數學成績的大學。但我還是一直沒有強迫晟俊學習數學。如果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補習數學,當然也可以提高數學成績,但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討厭的數學上,就勢必要失去在其他方面的機會。 

除了數學外,晟俊還有很多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實際上晟俊非常喜歡運動,特別是籃球,在街頭籃球方面他甚至能在蔚山排進前幾名。晟俊通過和朋友們打籃球學習了團隊協作能力,並以充沛的體力專心學習,在高三的時候成績提高了200%,最終進入自己喜歡的大學。 

在現實中,很多母親和老師會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比同齡人發育緩慢的孩子,其中最困難的人是孩子自己。孩子最敏感,也最能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懷疑。越是這個時候,父母越要相信孩子。當孩子受到傷害和遭受挫折的時候,母親要做的是治癒和再充電。 

孩子越是遭受挫折,我們就越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發展途徑。為此,我們首先需要相信自己。因為只有相信自己,我們才能相信孩子。“你可以做好!”說這句話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和經濟實力。一句話可以給孩子帶來傷害,也可以帶來力量。那麼,我們需要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呢? 

乖乖網貼士 

即使父母文化程度低也不要放棄教育孩子 

很多母親在孩子上低年級的時候,對學校的課程有信心,會親自教育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她們就會覺得自己的知識不足,不再負責教育。 

其實就算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也不用放棄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做到聆聽孩子的煩惱,與孩子一起尋找方法。 

並不是最好的選手就可以成為最好的教練。我們可以成為最好的教練,所以一定要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勇氣。 

我擔心這樣下去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的傷痕,所以我最終先開口了。 

“晟俊,如果是媽媽遇到你這種事情,我也會討厭上學。我是四年級,讓我回到三年級太過分了。” 

聽到我的話的一瞬間,晟俊的眼中就像決堤一樣湧出淚水。 

“媽媽也知道這件事了?” 

“嗯,媽媽原本想等晟俊親口告訴我,可是晟俊太辛苦了,所以……” 

“媽媽,我……我每天上課前都會躲在學校後面,等上課鈴響別的孩子都進教室以後,才從教室後門偷偷進去。要去我們的教室就要路過三年級教室,我覺得很丟臉……三年級的學生,還有我們班的同學們可能會嘲笑我……” 

一想到孩子每天都在擔驚受怕、戰戰兢兢,我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在孩子幼小的心裡藏著多大的委屈呢。看到痛哭的孩子,我再也忍不下去,抱著孩子一起痛哭起來。 

“沒關係,沒關係的。晟俊,你只不過是學得慢一點,就算慢一點也沒關係……就算你得到零分,媽媽一點也不在乎。這算不了什麼……” 

我用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不斷鼓勵晟俊。 

“愛迪生學習也很差,每天都會被老師責駡,但他最後呢?不是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嗎!媽媽相信你,你就是愛迪生!只是現在人們不瞭解你。晟俊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偉大的人。” 

一直意志消沉的晟俊在我和丈夫持續的鼓勵下逐漸恢復了原本開朗的性格。特別是班主任不再責駡晟俊,而是用稱讚和鼓勵對待他後,晟俊變得更加陽光和自信。不是有句話叫“稱讚可以讓鯨魚跳舞”嗎! 

不過,晟俊的數學成績還是一直在平均線以下徘徊,直到高中畢業。他一直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最後挑選了完全不要求數學成績的大學。但我還是一直沒有強迫晟俊學習數學。如果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補習數學,當然也可以提高數學成績,但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討厭的數學上,就勢必要失去在其他方面的機會。 

除了數學外,晟俊還有很多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實際上晟俊非常喜歡運動,特別是籃球,在街頭籃球方面他甚至能在蔚山排進前幾名。晟俊通過和朋友們打籃球學習了團隊協作能力,並以充沛的體力專心學習,在高三的時候成績提高了200%,最終進入自己喜歡的大學。 

在現實中,很多母親和老師會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比同齡人發育緩慢的孩子,其中最困難的人是孩子自己。孩子最敏感,也最能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懷疑。越是這個時候,父母越要相信孩子。當孩子受到傷害和遭受挫折的時候,母親要做的是治癒和再充電。 

孩子越是遭受挫折,我們就越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發展途徑。為此,我們首先需要相信自己。因為只有相信自己,我們才能相信孩子。“你可以做好!”說這句話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和經濟實力。一句話可以給孩子帶來傷害,也可以帶來力量。那麼,我們需要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呢? 

乖乖網貼士 

即使父母文化程度低也不要放棄教育孩子 

很多母親在孩子上低年級的時候,對學校的課程有信心,會親自教育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她們就會覺得自己的知識不足,不再負責教育。 

其實就算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也不用放棄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做到聆聽孩子的煩惱,與孩子一起尋找方法。 

並不是最好的選手就可以成為最好的教練。我們可以成為最好的教練,所以一定要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勇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