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孩子犯錯 家長只需講8句話

孩子在犯錯誤了之後, 一些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一頓責駡, 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延伸出更多的錯誤, 惡性循環, 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那麼, 對待孩子犯錯誤的情況,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專家為您詳細解答。

如果孩子犯錯誤了, 家長只需講8句話, 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並且可以讓孩子形成自我分析的習慣。

第一句話: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句話至關重要, 有的家長一聽到孩子犯錯誤了, 太過著急便認定是自家孩子的過錯, 而如果讓孩子自己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

Advertisiment
家長會得到更多的關於這件事情的資訊, 並且可以瞭解當時孩子所處的情形及心理狀態是什麼, 從而客觀的分析這件事情。

第二句話:你的感覺怎麼樣?

這句話主要提到的是發洩心中負面情緒的作用。 無論孩子在這件事情中對與錯, 肯定會有負面情緒,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可以讓他先把內心的不快釋放出來。 經研究表明, 當一個人處於不平靜狀態時, 別人說的話他一句也不會聽進去的, 因此, 讓孩子先發洩完不滿、心情平復了之後, 再幫他分析整件事情, 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句話:你想怎麼樣?

讓孩子自己表達希望如何解決這件事情, 家長可以從中瞭解到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無論孩子回答的是什麼, 家長都要耐心的聽他說完。

第四句話:你覺得有哪些辦法?

家長要先聽一下孩子自己提出的辦法, 無論可行與否, 都不要急著下結論。 在這個時候,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無論是否合理, 哪怕非常幼稚也無所謂。

第五句話:如果用這些方法, 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到了這個環節, 很多家長會驚訝于其實孩子也明白上面提到的辦法不可行, 這個時候家長便可以通過分析為孩子講解不同方法會產生的後果, 但是要注意, 分析的形式切莫為說教式, 只需要陳述事實即可。

第六句話:你決定如何做?

在經過了上述分析之後, 詢問孩子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這個時候, 孩子便會找到合理且明智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如果他的方法仍不是成人世界最好的方法, 家長也不要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方法, 因為之前問了他如何決定, 現在又說這個決定不可能實現, 會讓孩子對你失去信任感。 並且, 即使孩子選錯了路, 他從中一定會學到很多經驗的。

第七句話:你希望我怎麼做?

聽孩子對你的希望, 並表示予以支持。

第八句話:結果怎麼樣?

在事情結束之後, 詢問事件結果, 孩子可以從中自查到一些還不成熟的方面, 進而增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便培養他有擔當的精神, 而履行責任便是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基礎。 家長可以通過以上提到的一系列問題, 培養孩子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事情的能力。

Advertisiment
與孩子像朋友一樣, 通過孩子的回答, 説明孩子分析情況。 不要怕孩子會走彎路, 通過彎路他將獲得更多的經驗, 這些在以後的發展中都是不可磨滅的資本。 切記不要因為急躁的情緒, 使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