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孩子為何會打斷別人的談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 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 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 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 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 產生“共鳴”、激動, 急於想“表現”自己, 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 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 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 又要注意處理方式。 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 即針對不同的情況, 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 或遇到困難求助時, 千萬不要因一時惱火而當別人的面訓斥孩子, 否則就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 談話結束後再解答, 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 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 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 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閒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 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 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 先徵求與你交談的對方的意見, 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 不過, 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 這樣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的,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

2、“相機誘導”。 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 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 特別要注意運用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來教育孩子, 使孩子受到啟迪和提高。 例如, 爸爸媽媽帶孩子上街玩, 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 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你喜歡他嗎?”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 即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特別是“行”, 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模仿性較強, 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 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