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最該學的其實都不在教室裡

育無標準 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育兒方法千百種, 沒有所謂的標準, 應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方式。 品格教育無法速成, 須從小培養, 而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

現在的社會非常發達、資訊爆炸, 只要你學會上網, 就能得知天下事!但當時代進步到這個階段, 如何過濾超量的資訊、尋找自己需要的內容, 反而變成了一件難事, 不只是小朋友或學生, 甚至長輩們也一樣。

網路上天天有育兒專家教大家如何跟孩子相處、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或是該買哪些教具來跟孩子互動等, 各種資訊都有值得參考的細節,

Advertisiment
很多觀念、觀點我們可以學習, 但並非一定要照做, 挑選適合自己跟孩子的方向才是重點。

我一直都覺得, 其實孩子最該學的, 都不在教室裡。 回歸本質, 一個人最基本的品性, 是來自於他的人格養成, 這些是由禮儀、尊重、謙讓等特質所結合而成。 品格教育無法惡補, 需要從小、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樹立, 因此我才說「其實孩子最該學的, 都不在教室裡。 」孩子最該學的, 也不是由老師來教, 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

品格教育 影響孩子一生

現在雖已秉棄“課業至上”的觀念, 但有時仍不免被導引至傳統模式裡, 教導孩子學習互相尊重與培養良好的品格, 有助於適應團體生活。

或許有些人認為“孩子把書念好就好,

Advertisiment
其它的有什麼重要!”這問題其實很簡單, 想想自己是否能接受不被尊重, 就會有答案了。 如果孩子成績很好, 但不懂得尊重父母長輩或同學朋友, 也不明白禮儀, 我想可能很難在團體中生存, 影響的不只是成績, 而是孩子的一生。 所以你說, 重不重要?

一味的要求成績、課業、分數, 已經是上一個世代的教育模式, 現在的爸媽大都知道需要兼顧其它品性及禮儀, 只是我們生存的社會仍以功利為主, 家長們難免一個不注意又被導引到課業至上的模式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