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早教要提倡科學合理


現在, 年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這本來是個好現象。 然而, 由於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缺乏科學性、合理性, 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誤區。 應該怎樣科學、合理地進行早期教育呢?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值得提倡的, 但要注 意的是, 並非所有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利的。 確切地說, 科學、適時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學、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僅無益, 而且還是有害的。 科 學、良好的早期教育,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超前教育”是將教育時間大大提前,

Advertisiment
比如讓孩子在3歲以前掌握3-6歲孩子的知識, 3-6歲孩子學習小學的課程, 小學時學中學的課程, 中學時學大學的課程等。 這種教育對個別人可能適應, 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行不通的。


孩子早教要提倡科學合理

科學早教, 不要“揠苗助長”

Advertisiment

有很多家長對早教有著不符合實際的期望值。 有些家長覺得, 應該及早為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 讓一個4歲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學的知識內容。 這樣“揠苗助長”, 其實是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急過了頭, 忽略了學習的基礎。

引領右腦專家認為, 學會思考才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 早教一方面要適應幼兒思維發展水準, 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幼兒掌握思維方法。

科學早教, 不要追求“標準答案”

在應試教育中, 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 只有答出標準答案, 才算滿分。 但是現實生活並沒有這樣的答案。 社會是變化的, 孩子的未來是要自己創造的。 所以家長要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培養創造性。

在優秀的早教引導人, 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引導幼兒思考,

Advertisiment
發現並鼓勵他們的新想法, 在創造性方法的運用中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科學早教, 不要死記硬背

家長在對孩子的學習輔導或者監督時, 目標不應該放在毫無意義的知識羅列上。 在幼兒階段, 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 逐漸豐富感性知識。 知識只有成為智力活動的推動力才具有價值。

科學早教, 不要總是單獨活動

追求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培養良好的個性, 是當前世界幼稚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 幼兒時期, 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 老是自己玩, 或者總纏著家長的孩子, 個性上會得不到平衡的發展。 讓幼兒融入團體中, 在集體中與他人交流和玩耍, 就是一種互相作用, 彼此促進的成長發展。

Advertisiment
幼稚教育基礎打得牢固, 性格才能均衡發展。

最後, 給孩子們推薦一套有助於孩子心靈成長的心理教育故事——《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 每個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種重要的主題, 充滿了想像力。 學會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 為處在性格形成關鍵期(3-6歲)的孩子準備的一份心理自助禮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