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攀比心理 怎麼破

很多家長們都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 自己的孩子有點喜歡和別人攀比了, 這個是個不好的信號, 如果不正確的引導, 以後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態。
現在很多孩子都這樣。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穿著打扮, 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然而, 作為小學生, 如果他過於講究穿著、打扮, 一味地追求高檔、名牌效應, 則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會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利影響。

分散精力, 影響孩子的學習;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養成並助長孩子的虛榮心及奢侈浪費的生活習慣;孩子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走進誤區,
Advertisiment
發展下去將容易導致違法犯罪行為。
因此, 家長對孩子過於講究穿著的現象不能掉以輕心, 任其自然, 更不能盲目遷就, 助其發展, 而應該加強對孩子進行健康的審美教育, 正確引導, 幫助他們克服不良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 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

首先, 家長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 端正消費行為, 以身立教。 孩子對美的認識往往受父母的影響, 甚至將父母的穿著打扮作為效仿的對象。 如果媽媽說:“女兒穿這件紅色衣服真漂亮!”那麼孩子就認為穿這件衣服很美, 天天穿著不肯換。 如果父母的審美情趣低下,

Advertisiment
以新奇時髦、穿金戴銀、穿名牌服飾為美, 那麼孩子當然就會無師自通, 上行下效了。

孩子追求名牌效應的心理, 除受社會上高消費的影響外, 也與有些家長自身的審美觀、消費觀有關。 他們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給孩子買高檔衣服, 甚至買金項鍊、金手鐲, 這是應該的, 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 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有的父母寧願自己省吃儉用, 也要讓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不掉價”。 殊不知, 這些家長的行為對孩子是一種誤導。

其次, 應教育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學習。 要通過教育, 使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學生, 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引導孩子在學習、勞動、品德方面與同學展開競賽,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在穿著上盲目攀比。 這樣就不會讓孩子在穿著上產生優越感, 而能與其他同學平等相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