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摔倒到底扶不扶?孩子摔倒後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孩子摔倒, 家長很心疼, 可是對於扶不扶這個問題, 爭議很大。 那麼, 孩子摔倒到底扶不扶?孩子摔倒後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一、孩子摔倒到底扶不扶?

孩子摔倒大哭, 媽媽第一時間扶起來哄是本能反應, 也是人之常情, 但這種做法卻不見得對。 因為立馬扶起摔倒的寶寶也有其不當之處, 具體如下:

1、破壞細節

孩子一摔, 可輕可重, 媽媽還未觀察就直接扶起, 可能會忽視孩子摔倒時的真實情況, 如果孩子出現身體損傷卻不自知, 就醫時媽媽也無法準確描述孩子的病情, 便只能額外增加醫療檢查費用。

2、造成二次傷害

Advertisiment

萬一摔倒的孩子出現骨折或其他損傷, 媽媽們貿然抱起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傷勢。 正確做法是先觀察20秒, 查看孩子摔傷的部位, 看有沒有骨折、流血等, 若無問題再抱起。 媽媽還要在孩子摔傷後的三天內, 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

3、耽誤病情

孩子摔倒後, 如果媽媽立馬抱起來止哭, 卻忽視了孩子身體的異常狀況, 一旦孩子日後出現食欲不振、嗜睡、哭鬧、視力模糊、呼吸不暢等摔傷合併症狀時, 此時再就醫已延誤了病情。 正確做法是發現異常第一時間撥打120, 期間不要挪動孩子, 若孩子嚴重出血, 應馬上用紗布或衣服壓住孩子的傷口。

二、孩子摔倒後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1、美國媽媽:站在原地, 鼓勵孩子勇敢地爬起來。

用意:既然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摔倒,

Advertisiment
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會從跌倒中爬起來。 媽媽可以用鼓勵的方式給予孩子勇氣, 讓孩子化悲傷為力量, 勇敢地站起來。 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還有利於培養了孩子樂觀、堅強、勇敢的個性。

2、俄羅斯媽媽:任憑孩子哭鬧, 不去扶孩子, 讓孩子自己解決。

用意:遇到困難, 讓孩子獨立面對, 自己想辦法, 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 這樣, 孩子在任何時候不會想著依賴別人, 而是自己擦乾眼淚, 站起來。 孩子也能從中學會遇到困難依靠自己解決的道理。 其實, 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3、非洲媽媽:假裝自己摔倒, 做爬起來的動作, 暗示孩子自己掌握方法。

用意:孩子摔倒了, 初次可能沒有經驗,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通過示範引導孩子, 讓孩子學會應對的方法, 這樣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 如果遇到困難也會想著向別人學習, 找出方法。

孩子摔倒到底扶不扶?孩子摔倒後的正確做法是什麼?相信你已經從小編的講解中找到了答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