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接種卡介苗後淋巴結腫大是怎麼回事?

卡介苗接種後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1)活力較強的菌株(特別是殘餘毒力較大的)。

(2)菌苗制做時菌塊未打散, 或注射時菌苗未混勻, 菌液太濃, 易在淋巴結滯留而產生刺激。

(3)機體敏感性差異。

卡介苗接種後淋巴結腫大的表現:主要發生于初種者, 發生率為4.5%, 形成膿腫的為0.1~0.3%。 多發生於接種後1~3個月, <1cm者在1~2個月後會消退。 淋巴結緩慢增大, 無疼痛, 皮膚顏色正常, 形成過程較為隱蔽, 因此不易被發現。 晚期中心逐步軟化形成膿腫, 皮膚呈暗紅色或紫紅色, 變薄發亮, 觸之為囊狀, 不熱, 有的有輕觸痛, 表皮有時可見淡黃色痂膜,

Advertisiment
最後破潰。 不產生全身症狀。

發生部位:接種側腋下、左上臂、左鎖骨上窩(與注射位置較高有關)

處理方法:

1、熱敷:每次10-15分鐘, 每日或隔日1-3次。

2、局部注射INH 

:劑量8mg/Kg, 作淋巴結內及周圍注射, 每週2-3次。 可加適量利多卡因注射液緩解疼痛。  

3、口服INH:劑量同上, 每日一次頓服三個月。 我們統計淋巴結消失或明顯縮小的占83.1%。 口服用藥一般不主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