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成長需不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玩耍?

每一位孩子都是媽媽爸爸們的寶貝, 所以媽媽爸爸們總會對寶寶們進行過度的關注, 有時候甚至讓寶寶們覺得沒有自己的空間了呢, 其實, 孩子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玩耍, 那麼怎麼給孩子留出空間讓他自由成長呢?

童年不讓玩的孩子, 長大後會怎麼樣呢?經調查顯示, 52.2%的人由於小時候不能玩, 上大學或者長大後出現了“反彈”, 開始大玩特玩。

體驗快樂情緒

有次聽到一個3歲的小孩說出“真沒意思, 我一點也不快樂。 ”嚇得媽媽一愣, 原來, 很多小孩自從上了幼稚園後, 業務就越來越繁忙, 從週一到週五,

Advertisiment
天天有任務。 白天上幼稚園, 晚上在家練琴, 星期六日英語班、舞蹈班。 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沒有一點自由。 現在的孩子吃得飽, 穿得暖, 但就是不快樂, 因為沒有時間玩。 而玩耍卻又是兒童的天性和需求。 如果不給孩子玩, 沒有童年的生活, 這會讓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厭煩、疲勞等負面情緒。

從小受父母限制的寶寶看似很乖, 但這種孩子是沒有童年生活的, 他們缺乏快樂情緒的體驗, 心情很抑鬱, 這導致長大後缺乏快樂的情緒, 會冷漠、孤獨待人。

孩子在遊戲中學會交往技能

玩耍, 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還能學會社會交往技能。 在合作完成的遊戲過程中, 孩子會掌握一些與人溝通的技能, 以及分享、交換等社會交往規則。

Advertisiment
通過和其他小朋友友好親密的關係, 有助於社會技能的發展。

一個孩子交往技能比較差的, 容易產生焦慮, 緊張等負面情緒。 會玩的孩子更能適應社會交往, 心理更健康, 不會玩的孩子一般性格內向、孤僻, 自卑等等, 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如果這些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 有可能導致退縮性人格。

有的孩子成年後就會大玩特玩, 把小時候童年的缺憾“補”回來。 其實, 童年生活就是童年時候才能發生的, 長大後很難彌補回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