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應該按固定時間進食?

你也許受到某些教養理論的影響, 認為應該讓孩子按照固定的時間來進食。 這實際上是錯誤的。 多年來的經驗和長期的研究都表明, 為還在哺乳的嬰兒安排固定的進食時間實際上有損于對孩子的教養。 給孩子安排固定進食時間的整個觀念是由用人工嬰兒奶粉來餵養寶寶的想法逐漸發展而來的。 儘管有些嬰兒能夠適應可預期的餵養時間安排, 但大多數嬰兒需要的是靈活餵養, 從而使他們不時出現的生長高峰得到食物上的滋養。

瞭解你的孩子。 這是良好教養的最根本的基礎, 而嚴格的時間安排往往會對這個基礎造成不利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我們可以來想像一下, 把三四個小時進食一次的時間安排強加到一個哺乳的新生嬰兒身上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種毫無科學依據的方法有時被稱為“由大人控制的餵養”。 孩子醒了, 哭了起來。 他是不是餓了?媽媽看了看時鐘, 從上一次開始喂他到現在才兩個小時, 因而她錯誤地認為寶寶不可能是感到餓了。 於是她把孩子抱起來, 但他繼續啼哭。 他感到饑餓, 而媽媽執意地認為他不會餓。 這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傢伙實在是餓壞了, 在出生之前他可從來沒有體驗過這種感受。 他等不及了, 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 他只知道自己在那一刻的感受, 但沒人理睬他。 他感到了害怕,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情形多次反復之後, 他就會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 或者不再相信他的媽媽。

在這個期間, 媽媽正變得越來越不知所措, 她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哭得這麼厲害。 她無法撫慰寶寶、讓他安靜下來, 因為她把給孩子餵奶的時間耽誤了。 媽媽沒辦法再忍受寶寶的哭鬧, 於是把他放回到搖籃裡, 最後他在搖籃裡睡著了, 當時鐘到點的時候他已經累得醒不過來吃奶了。 終於, 嚴格的進食時間安排“訓練”了這個寶寶, 因為除了學會等待之外他沒有別的選擇。 有些寶寶會學得比較慢一些。 許多嬰兒會堅持不懈地想讓媽媽知道他是餓了, 會大聲地哭鬧著嗷嗷待哺, 不只是發一點小脾氣。 而對於那些學得比較快的孩子(他們放棄了,

Advertisiment
或者是天性隨和)的媽媽來說, 會覺得嚴格的時間安排真是很管用, 因而會向遇到的每一位母親宣傳自己的經驗。

我們來對比一下根據寶寶的“暗示”來給孩子餵奶、並且讓孩子自己安排進食時間的媽媽。 這樣的媽媽和她的寶寶形成了她們自己的通信系統, 她們彼此信任, 也信任自己, 播撒下母子之間良好關係的種子。 媽媽對孩子有很好的瞭解, 幾乎總是能知道如何照料他。 最終, 就形成了一個既靈活又可預見的模式;同時, 由於這個模式來源於寶寶自己的需求和本性, 而不是源自外部的需要, 因而寶寶比較容易做出讓媽媽滿意的平和舉動。 媽媽一貫的、敏感的回應增強了寶寶的這種平和性情。

飲食訓練

Advertisiment

許多孩子成長在飲食充滿情緒化因素的家庭裡, 食物往往成了寵愛或權力的代名詞。 下面是我們多年來收集的一些對孩子進行飲食訓練的好辦法。

· 在吃東西的時候避免心情沮喪。 你花了“好幾個小時”去為孩子採購和準備有益於健康的、用有機肥料培植的南瓜, 並且滿心喜歡地把幾大塊煮熟的南瓜給她吃。 可她對你“辛勤勞動的成果”根本不屑一顧, 幾分鐘後你發現她在一點一點地吃起了給小貓準備的食物。 你應該放鬆一點, 只管吃自己的南瓜, 根本不要去動生氣或失望的念頭。

· 不要把食物作為一種控制工具。 千萬不要把食物硬給嬰兒或兒童塞著吃下去。 如果他們喜歡吃的話, 那就會張大嘴巴, 或者自己拿起來塞進嘴裡。

Advertisiment
你的任務只是提供有益健康的、營養豐富的食物。 吃這些食物, 那是孩子的事情。 千萬不要拿著一湯匙的食物在後面追著他, 硬要他把東西吃下去。 別為了讓孩子吃完主食而威脅他“要不就沒有點心吃”。 也不要對孩子吃飯的好壞作任何評論。 你應該把嘴巴閉起來, 吃飯好壞是孩子自己的事。

· 儘管對於挑食的孩子, 我們確實需要採用一點銷售員的技巧和營養學知識來進行餵養, 但是你也不必專門為他“開小灶”, 也無須去滿足他的每一種口味。 在我們家裡, 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我們正在吃的東西的話, 我們就會用手指著冰箱, 他喜歡吃什麼, 讓他自己去做。

· 要為孩子提供多種選擇。 “今晚想吃花椰菜還是豌豆?”不管想吃哪一種, 孩子吃的都是蔬菜。應該讓孩子幫你一起準備飯菜。到了7歲的時候,孩子們就有能力獨立地準備全部的飯菜了。他們會吃下自己做的食物。你可以讓孩子列出他喜歡吃的東西,並且幫你一起去採購。或者,你也可以列出一張健康食物的清單,讓孩子挑選他想要吃的東西。

· 你可能會說:“我的孩子只要吃餅乾。”請你記住,你們父母是家裡的大人,家裡的東西是你們買的。你有兩個選擇:要麼別買餅乾,要麼就買全麥餅乾,並塗上有營養的果醬給孩子吃。

· 在家裡吃飯,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控制的方式,只能由大人來拿食物給孩子吃,而不允許孩子們自己去開冰箱或食品櫃。另一種是自助的方式,我們家就選擇了這種方式。我們的食物櫃裡裝滿了有益於健康的點心,孩子們可以自己去拿來吃。我們很喜歡看到2歲大的孩子自己去打開食物櫃拿點心吃,因為裡面的東西都是可以給孩子吃的。這為孩子提供了一條走向獨立的途徑,讓她餓了就去吃,而不是在我們說她餓的時候才可以吃。

· 不要用食物來補償孩子受到的身心傷害,也不要用食物來解決孩子們的爭端。不應該對孩子說:“如果你們不再為這個玩具吵架,我會給你們每人吃一塊餅乾。”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採用這種方法,一種例外的情況是可以用它來哄不肯離開媽媽乳☆禁☆房的學步期寶寶,媽媽的乳☆禁☆房不僅僅是用來給孩子餵奶的。同樣,也不要用食物來作為對孩子的獎勵。當你訓練孩子使用廁所時,孩子可能很不情願,這時你可以用食物獎勵的辦法來誘導他,可是一旦訓練進行起來之後,你就應該取消食物獎勵。你要培養起孩子對食物的健康態度,這是防止他以後飲食無序的一個有效手段。

· 你應該知道,饑餓的孩子、吃著垃圾食品或含糖量過高的食品的孩子都很難具有良好的行為表現。你可以午前和傍晚讓孩子吃上一餐,或者吃一點有營養的、耐饑的點心,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在上午和下午的晚些時候發脾氣。

· 你千萬不要讓孩子貪吃,這將有助於他學會生活中十分有用的一課——推遲滿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你自己總是要吃雙份的蛋筒霜淇淋,那麼孩子會學你的樣,也要同樣多的霜淇淋吃。應該在特殊的宴會場合才吃雙份的蛋筒霜淇淋,在一般情況下你應該只吃一份,給孩子作出推遲滿足自己欲望的榜樣。

其他的有害食物。咖啡因是造成孩子和一些大人行為起伏波動的另一個“罪魁禍首”。儘管咖啡因對感到勞累的成年人能夠起到有益的興奮作用,但是它會給脆弱的孩子帶來過度的刺激。咖啡因一般來源於各種軟飲料(可樂、蘇格蘭威士卡、高咖啡因可樂以及某些牌子的汽水)、巧克力、咖啡和茶等等。

食用色素。紅色和黃色的色素可能與在某些孩子中引起的行為問題有關,這聽起來多少有點奇怪。儘管研究未能發現食品添加劑和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據我所知,有些機敏的媽媽還是把孩子的行為波動歸罪於食用色素。

不要超過限度。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少量食用一種或多種引起不良行為的食物,並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如果把這些不良的成分混在一起加入同一種食物,或者增大它們在食物中的含量,那麼你就最好給孩子綁緊座位上的安全帶,免得他跳起來。一根棒棒糖或者一杯軟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咖啡因或者食用色素,孩子們對這些東西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能為某個孩子提供能源的食物或者能使他解渴的飲料,另一個孩子吃了卻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反應。

假如你的孩子喜歡吃甜食,可是剛吃了一塊從商店買來的蛋糕就會亂蹦亂跳起來,那也不必讓他完全放棄吃甜食。你完全可以給他做他喜歡吃的甜食,但不要用砂糖或紅糖,應該採用那些能夠帶來良好行為的甜味素,比如濃縮果汁,或者從水果和蜂蜜中提取的糖(用椰棗糖來烤點心就是相當不錯的)。在自己家做的甜食中,根本不必要放任何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而且你對這些甜食中的成分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營養第一。為了讓年幼的孩子們想要吃那些“能夠使他長大的食物”,你應該限制他們吃甜食。從小你就應該開始培養孩子少吃甜食的習慣,這樣,這個習慣在他們的心中就會早早地紮下根,到了你很少有機會再對孩子吃什麼發表意見的時候,這個習慣就早已養成了。別在孩子空著肚子的時候給他吃甜食,特別是不要把甜食作為孩子的早餐。你要明白,穀物加工成的大多數兒童食品都相當甜,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甜食。“含糖的穀物不能作為你們的早餐”,這在我們家是一條嚴格的規定(也有一種例外情況:作為特別的款待,過生日的孩子可以挑選他喜歡的甜食,並且用它作為早餐來招待到家裡來過夜的小客人們)。你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甜食的習慣,然而在用完晚餐幾個小時之後,吃一點有營養的餅乾或水果還是很有好處的,這樣,就不會在孩子腹內已有的“能夠使他長大的食物”上面加一層含糖食物而影響消化。

孩子吃的都是蔬菜。應該讓孩子幫你一起準備飯菜。到了7歲的時候,孩子們就有能力獨立地準備全部的飯菜了。他們會吃下自己做的食物。你可以讓孩子列出他喜歡吃的東西,並且幫你一起去採購。或者,你也可以列出一張健康食物的清單,讓孩子挑選他想要吃的東西。

· 你可能會說:“我的孩子只要吃餅乾。”請你記住,你們父母是家裡的大人,家裡的東西是你們買的。你有兩個選擇:要麼別買餅乾,要麼就買全麥餅乾,並塗上有營養的果醬給孩子吃。

· 在家裡吃飯,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控制的方式,只能由大人來拿食物給孩子吃,而不允許孩子們自己去開冰箱或食品櫃。另一種是自助的方式,我們家就選擇了這種方式。我們的食物櫃裡裝滿了有益於健康的點心,孩子們可以自己去拿來吃。我們很喜歡看到2歲大的孩子自己去打開食物櫃拿點心吃,因為裡面的東西都是可以給孩子吃的。這為孩子提供了一條走向獨立的途徑,讓她餓了就去吃,而不是在我們說她餓的時候才可以吃。

· 不要用食物來補償孩子受到的身心傷害,也不要用食物來解決孩子們的爭端。不應該對孩子說:“如果你們不再為這個玩具吵架,我會給你們每人吃一塊餅乾。”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採用這種方法,一種例外的情況是可以用它來哄不肯離開媽媽乳☆禁☆房的學步期寶寶,媽媽的乳☆禁☆房不僅僅是用來給孩子餵奶的。同樣,也不要用食物來作為對孩子的獎勵。當你訓練孩子使用廁所時,孩子可能很不情願,這時你可以用食物獎勵的辦法來誘導他,可是一旦訓練進行起來之後,你就應該取消食物獎勵。你要培養起孩子對食物的健康態度,這是防止他以後飲食無序的一個有效手段。

· 你應該知道,饑餓的孩子、吃著垃圾食品或含糖量過高的食品的孩子都很難具有良好的行為表現。你可以午前和傍晚讓孩子吃上一餐,或者吃一點有營養的、耐饑的點心,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在上午和下午的晚些時候發脾氣。

· 你千萬不要讓孩子貪吃,這將有助於他學會生活中十分有用的一課——推遲滿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你自己總是要吃雙份的蛋筒霜淇淋,那麼孩子會學你的樣,也要同樣多的霜淇淋吃。應該在特殊的宴會場合才吃雙份的蛋筒霜淇淋,在一般情況下你應該只吃一份,給孩子作出推遲滿足自己欲望的榜樣。

其他的有害食物。咖啡因是造成孩子和一些大人行為起伏波動的另一個“罪魁禍首”。儘管咖啡因對感到勞累的成年人能夠起到有益的興奮作用,但是它會給脆弱的孩子帶來過度的刺激。咖啡因一般來源於各種軟飲料(可樂、蘇格蘭威士卡、高咖啡因可樂以及某些牌子的汽水)、巧克力、咖啡和茶等等。

食用色素。紅色和黃色的色素可能與在某些孩子中引起的行為問題有關,這聽起來多少有點奇怪。儘管研究未能發現食品添加劑和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據我所知,有些機敏的媽媽還是把孩子的行為波動歸罪於食用色素。

不要超過限度。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少量食用一種或多種引起不良行為的食物,並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如果把這些不良的成分混在一起加入同一種食物,或者增大它們在食物中的含量,那麼你就最好給孩子綁緊座位上的安全帶,免得他跳起來。一根棒棒糖或者一杯軟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咖啡因或者食用色素,孩子們對這些東西的反應是各不相同的。能為某個孩子提供能源的食物或者能使他解渴的飲料,另一個孩子吃了卻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反應。

假如你的孩子喜歡吃甜食,可是剛吃了一塊從商店買來的蛋糕就會亂蹦亂跳起來,那也不必讓他完全放棄吃甜食。你完全可以給他做他喜歡吃的甜食,但不要用砂糖或紅糖,應該採用那些能夠帶來良好行為的甜味素,比如濃縮果汁,或者從水果和蜂蜜中提取的糖(用椰棗糖來烤點心就是相當不錯的)。在自己家做的甜食中,根本不必要放任何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而且你對這些甜食中的成分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營養第一。為了讓年幼的孩子們想要吃那些“能夠使他長大的食物”,你應該限制他們吃甜食。從小你就應該開始培養孩子少吃甜食的習慣,這樣,這個習慣在他們的心中就會早早地紮下根,到了你很少有機會再對孩子吃什麼發表意見的時候,這個習慣就早已養成了。別在孩子空著肚子的時候給他吃甜食,特別是不要把甜食作為孩子的早餐。你要明白,穀物加工成的大多數兒童食品都相當甜,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甜食。“含糖的穀物不能作為你們的早餐”,這在我們家是一條嚴格的規定(也有一種例外情況:作為特別的款待,過生日的孩子可以挑選他喜歡的甜食,並且用它作為早餐來招待到家裡來過夜的小客人們)。你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甜食的習慣,然而在用完晚餐幾個小時之後,吃一點有營養的餅乾或水果還是很有好處的,這樣,就不會在孩子腹內已有的“能夠使他長大的食物”上面加一層含糖食物而影響消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