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根基!

和父母之間安全的依戀關係, 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根基

內向、自卑;粗暴, 有很強的攻擊性;冷漠, 對什麼滿不在乎, 這是學齡前孩子最容易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 這些問題表現不同, 但原因基本相同——或因為孩子在嬰兒期缺乏和父母的安全依戀關係, 或在1~3歲孩子自主性和獨立性開始發展的時候, 父母沒有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邊界和規則, 或在3~6歲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社交能力開始萌發的過程中, 自信心沒有得到很好的建立。

2~6歲的孩子, 已經能夠開始感受到外界的環境, 並漸漸和他周圍的環境產生聯結。

Advertisiment
在這期間, 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安全和穩固的親子關係,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穩定、充滿愛的生活環境, 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穩固的安全感, 並逐漸建立自信心, 這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根基, 也是孩子一生發展的基礎。

父母接納、定邊界、少干涉, 是孩子內心安全感建立的要素

讓孩子感受到和父母之間安全的依戀關係, 首先要求父母要對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一定的瞭解, 其次要對孩子的需求要有敏感性, 要做出及時、有效的回應。

這需要父母注意:

1對於孩子的情緒和需求, 要儘量採取接納的態度, 要有耐心, 願意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聲音和想法。

2要給孩子行為定立明確的邊界,

Advertisiment
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哪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 要和孩子說清楚。

3孩子在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父母儘量少去干涉和控制他, 要以孩子為主體, 而父母只是採用配合的態度。

4父母儘量不要給孩子承諾你不能辦到或遙不可及的事情, 做你當下可以做到的事, 並且答應孩子的事也務必一定要辦到。

平和、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 是孩子健康心理發展的長久保證

孩子的心理健康與父母的心理健康和父母雙方的關係密不可分, 而且夫妻關係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有著最直接關係。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愛永遠都不嫌多。 一個擁有愉快、和諧的家庭氛圍, 擁有穩定情緒, 懂得接納、支持的父母, 以及吸收和見證了滿滿的愛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最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 孩子的心情是愉快的, 他感受到的環境是安全的, 他能觀察到的世界是友好的, 這樣孩子的心也是開放而友好的, 他會對周圍的人報以善意, 他也願意和周圍的小夥伴友好相處。 同時, 這也要求父母,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準, 找到合適的情緒和壓力舒解通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