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夢游了家長該怎麼辦

不少寶寶都會出現夢遊的狀態, 您知道孩子夢游家長怎麼辦?網上總有這樣的說法, 孩子夢游的時候儘量不能叫醒他們, 否則孩子會收到驚嚇, 在我們探究這些說法的真偽之前, 哺乳先來瞭解一下孩子夢游的原因吧。

孩子夢游, 家長發現之後都會覺得很奇怪, 但是往往沒有覺得這是一種疾病, 其實孩子確實是人們習慣說的夢遊症, 醫學上稱“睡行症”。 睡行症並非一個單獨的疾病, 其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認為與大腦皮層機能發生障礙以及心理因素有關, 有的兒童或成年人是在生活中發生了重大事件之後,

Advertisiment
才開始出現夢遊的, 而且往往是在精神緊張或睡眠環境改變時。

睡行症還可能與家庭遺傳有關, 有些癲癇和癔症患者也可能發生睡行症。 該病的典型表現是睡眠時突然凝神起坐, 自行下床活動, 然後自行上床繼續睡覺。 下床活動時, 睡行者可從事一些簡單的活動, 如穿衣、開門、取拿物品, 行走時會繞開障礙物而不致碰撞受傷。 經腦電圖觀察, 這種情況不是發生在做夢時, 而是發生於深睡期。 由於深睡期集中在前半夜, 故睡行症通常發生於入睡的的前3個小時內。 因為人在深睡眠階段是不可能做夢的, 所以睡行者的所作所為在覺醒後沒有任何記憶, 這是一個最主要的特點。

睡行症多見於青少年兒童,

Advertisiment
尤以男孩居多。 據調查, 約15%的5—12歲兒童有過這種現象, 大部分到青春期會自行消失。 起始於5—6歲、約每週發作一次者, 多在少年期後就不再發生;起始晚於8—15歲、約每週發生3次以上者, 多不易自愈, 可遷延至成年期。

出現夢游情況, 家長要先觀察孩子的表現之後做出應急反映, 發作時大人千萬不要大聲呵斥或阻止, 因為此時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在另一個無意識的境界裡, 突然的驚嚇或強制性轉換環境反易導致出毛病。 此時最好是輕輕走近孩子, 牽他的手回到床邊, 然後輕輕扶他躺下。 對夢游的兒童, 家人應加強夜間監護, 防範可能發生的意外, 例如將危險物品移開、關鎖好門窗等。 此外, 要儘量避免可能導致睡眠障礙的誘發因素:白天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晚餐不宜過飽、不要打罵恐嚇孩子、臨睡前不要讓孩子看易於興奮的電視節目等。

Advertisiment
至於由癲癇等病引發的睡行症, 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近年來常發現孩子睡覺時自己會起床, 在房間裡轉幾圈後再上床睡覺, 有時還走到房間外面, 這些各種各樣的夢遊情況都困擾著家長, 看了上述的小知識之後, 相信您也會對夢遊有一定的應急辦法, 情況嚴重需要立即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