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取綽號父母何時干預

養生之道網導讀:

取綽號是小孩用來顯示自己的威風, 嘲笑別人的手段。 一些小孩經常給別人取綽號。 他們可能在家裡、電視或其他小孩那兒聽到取綽號的話。

嘉斯汀是個小娃娃, 看這個小娃娃。

卡珊多拉是個臭小子。 喂, 臭小子!

愛倫有一個布娃娃, 喂, 小妞愛倫!

羅莎是一個笨蛋。 笨蛋羅莎, 笨蛋羅莎!

取綽號是小孩用來顯示自己的威風, 嘲笑別人的手段。 一些小孩經常給別人取綽號, 一些小孩從不這樣做。 他們可能在家裡、電視或其他小孩那兒聽到取綽號的話。 有時聽到孩子這樣被人辱駡, 我們會感到心碎,

Advertisiment
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責駡取綽號的小孩, 讓他住嘴。 有時候我們要很有耐心, 才能等到被辱駡的小孩站出來保護自己。

如果我們進行干預, 制止取綽號的行為, 結果會怎樣?有很多可能:1、受害人感到更加自卑, 因為他被看成一個弱者;2、取綽號的小孩會瞧不起受害者,

Advertisiment
因為他要老師的保護;3、受害人開始依賴老師, 向老師訴苦, 而不是維護自己的權利;4、取綽號的小孩在老師聽得見的時候, 不再取綽號了, 但是老師一走開, 他還是不改;5、取綽號的小孩停止取綽號, 大家成為朋友。

所有的這些情況都可能會發生, 第五個發生的可能性比我們通常認為得要高。 事實上, 不論你是否進行干預, 多半會出現第五種情況。 孩子的感情和情緒都是易變的, 他們往往一瞬間就改變了。 兩個小孩一分鐘前還是敵人, 一分鐘後就成了好朋友。 我們曾經見過兩個小孩打架, 突然笑起來, 然後又一起玩遊戲, 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另一方面, 結果可能是其他四個。 我們無法預知結果。

毫無疑問,

Advertisiment
我們大家都為這個問題而苦苦思索。 我們希望孩子學會自立, 自己考慮問題(在一定範圍內), 但是我們也要保護他們感情免受傷害, 造成心靈創傷, 失去自信心。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根據我們的同情心強弱來作出反應。 我們的個人感情和孩子們的感情因此摻雜在一起。 我們為一個孩子的受苦而心痛時, 我們就很難看清事情的全貌, 客觀地判斷。

那麼, 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進行干預?這沒有金科玉律, 因為每個孩子, 每個事件的情形都不同。 但是, 有一些通用的原則也許有參考價值。

1、有趣嗎?如果孩子們在互相取笑, 問他們是否只是鬧著玩, 大家都沒有生氣。 如果大家都說是為了開心, 鬧著玩, 那麼你就可以容忍(除非他們說髒話)。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男孩子認為給朋友取綽號很有趣, 就象他們喜歡打打鬧鬧一樣。

2、是否當真?如果孩子們經常生氣, 想用綽號來貶損對方, 你就應該阻止他們, 向他們說清楚問題的嚴重性。 此後, 讓每個人都注意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有人被當成取綽號的物件, 鼓勵他對取綽號的人說“不要再說了”, 並確保加重他的要求的語氣。

3、雙方是否是不平等?有兩個或好幾個小孩叫另一個人的綽號時, 雙方的關係往往是不平等的。 拉幫結派或者孤立別人是不尊重別人的做法, 你應該毫不猶豫地設定一個界限, 制止他們這樣做。 或者你可以通過支援被取笑的物件來“平衡”局勢, 和她一起面對那些起哄的人。 然後, 象第二點裡面所說的那樣,

Advertisiment
鼓勵她對取綽號的人說“不”。

4、是否再三發生?如果有一個小孩被一而再, 再而三地被取綽號, 而且他不喜歡這樣, 就很有必要做一個調查。 那些性格粗魯, 率先起哄的孩子同樣也可能因為經常被取笑而收到傷害。 有些孩子表現得似乎毫不在意, 其實內心很難受。 我們的工作是保護每一個孩子, 即使是不可愛的孩子, 他們也許是最需要幫助的。

5、你要自己判斷。 如果你聽到的東西讓你感到很不安, 你就要進行干預。 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說話;鼓勵“受害者”表達自己的感受, 認真傾聽她的話語, 讓其他人感覺到她說的都是合理的。 注意跟蹤確保孩子們都互相尊重對方。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給屬羊的孩子取名字要遵循哪些原則?

    你好,首先列出新生兒四柱命局,根據四柱找出用神,喜神。 第二步:根據姓氏排列各種五格數理,組合變化,同時,將四柱用神、喜神之五行轉化為姓名學所規定五行之數理加入其中,按重要程度、先後順序補在人格、地... [詳細答案]

  • 4回答

    想給孩子取個名字怎麼取了?

    現在網路上取名軟體很多,自己可以從網上下載一個,根據自己的要求和愛好條件,輸入相關資訊應該可以得到一個好名字的,關注寶寶的健康更重要的啊。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體諒父母怎麼辦?

    建議家長尊重和換位思考,適時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在高效能父母訓練手冊裡面有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叫做“我資訊”,用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樣的事情用這種方式表達出來,更容易讓人接受。用“我感覺……,因為……...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麼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呢?

    第一,尊重和換位思考,在正面管教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用一些角色扮演的方法,讓父母體會孩子的感受,體會自己幼時的感受。這種發自內心的對於感受的接納,讓我們最大限度地踐行換位思考。 第二, 適時適當的表達...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的作業父母應該怎麼看待?

    作業本身就是孩子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完不成,會逼著哄著孩子做好作業,這就變成了“父母的作業”,孩子會覺得為父母做作業,而不是自己。 父母擔心孩子沒做完作業會學習跟不上,受到老師懲罰。其實適當讓孩子承...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