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初入校園很擔心?不要成為蹲守在門口的“人販大軍”!

孩子今年剛上小學, 第一天到學校不太放心, 想看看孩子是不是適應學校的生活, 有沒有哭鬧, 表現怎麼樣, 於是就有了“暗中觀察”的一幕幕, 小心翼翼的家長也有了種人販子的即視感。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成為“人販大軍”中的一員呢?

其實一些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無論是上幼稚園還是小學都堪稱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大轉折, 小朋友們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入園、入學的分離焦慮及適應問題, 如果干預引導不及時很可能會影響其後期學習和發展。 那麼在入幼稚園和入小學之前的兩大特殊階段,

Advertisiment
小朋友一般會遇到怎樣的問題呢?

幼稚園入園前的分離焦慮:

資料顯示, 幼稚園入園前近2/3的寶寶都有程度不一的焦慮, 其中28%的孩子有嚴重焦慮。

生理變化:

主要表在飲食、小花、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 有分離焦慮的兒童常出現睡眠不好、做噩夢、講夢話、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頭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狀, 有的孩子在上幼稚園最初還會出現感冒、腹瀉等疾病。

情緒行為變化:

主要表現為哭鬧不止、獨立孤坐、單獨活動、情緒緊張、念叨回家、拒睡據吃、隨地大小便、跟人、依物、亂跑、侵犯等。

初入小學的常見問題:

進入小學之前, 小朋友如若學前能力、體力或心理準備不足, 那麼入學後, 由於作息時間改變、課業大幅增加、書寫要求提高、體能要求增強、紀律規則嚴格……,

Advertisiment
就會使得小朋友狀況頻頻, 極不適應。

總是丟三落四, 不是把鉛筆盒丟在家裡, 就是忘了老師讓他帶什麼東西。

老師上課講了什麼孩子說不出來, 上學的興趣也不大。

有的孩子特別膽小孤僻, 有事情不對老師說, 上課尿憋急了寧願尿褲子也不舉手請假。

有的時候孩子不停指令, 不守規則, 注意力不集中, 小動作多, 不會聽講, 不做作業, 上課隨便下座位、說話、喝水, 老師今天講, 孩子明天就忘。

每天都有孩子忘帶書本和學習用具, 還抱怨爸爸、媽媽頭天晚上沒裝進書包。

有些孩子不會梳理情緒, 遇事容易起急, 甚至哭鬧。

還有一些孩子則不敢跟別人說話, 不會和同學交往。

家長們針對這些問題, 跟老師先溝通好,

Advertisiment
更要教會孩子獨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