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冬天手腳冰涼應多補鐵

冬天, 看著穿得圓鼓鼓的寶寶手腳卻還是冰涼冰涼的, 常有家長疑惑, 難道還穿得不夠多嗎?寶寶為什麼手腳冰涼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寶寶手腳溫暖起來呢?

孩子手腳冰涼非小事

手腳冰涼的孩子總是讓人很擔心, 感覺其體質較弱, 陽氣虛, 只要一不小心著涼就會生病。 寶寶的手腳冰涼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但是家長們也要多加關心。

陽氣虛引起的手腳冰涼的孩子抵抗力較弱, 很容易反復生病。 特別在冬季, 可能導致寒邪入體, 孩子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還有可能患上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等。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冬天寶寶的小手被凍之後, 有可能生出凍瘡等其他皮膚問題。

體虛貧血的寶寶易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 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 血管變細引起。 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 脂肪少, 熱度容易散失, 血管也較少, 更容易感到發冷。 手腳冰涼, 怎麼捂都捂不暖。 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 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 否則不能算是疾病。 日常的生活和飲食調節能改善這種狀況。

手腳冰涼的寶寶多補鐵

手腳涼多是由於末梢迴圈差所致, 常見於體虛或貧血的寶寶。 因而冬季除了做好保暖外, 可以從飲食上調節, 經常吃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蛋黃、瘦肉、牛羊肉、魚、動物肝臟、動物血製品、大豆、菠菜、韭菜、黑木耳、香菇等等, 同時注意葷素搭配可以增加鐵的吸收。

要讓孩子多吃促進血液迴圈的食物, 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喱。 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 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北方冬季寒冷, 可酌補溫熱的食品, 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 既不影響味道, 又可補氣固表。

提醒

小兒四肢含血量少於內臟, 四肢的供血不足, 較成年人容易發涼。 此外, 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 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植物神經易發生紊亂, 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Advertisiment

遺憾的是, 不少家長一發現小兒四肢發涼, 就誤以為孩子受寒怕冷, 馬上用棉被將孩子緊緊包裹, 結果使得小兒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而越升越高, 發生高燒、抽筋, 給孩子身體康復帶來不良影響。

遇到孩子手足發涼時, 家長可用體溫表測量孩子的體溫, 也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 或面對面地感覺一下孩子呼出氣體的溫度;哺乳的媽媽還可以在哺乳時, 通過乳☆禁☆頭感覺孩子口腔的溫熱來判斷小兒是否發熱。 假如小兒手足冰冷, 而腋下、額部、口腔等部位灼熱, 應及時採取退熱降溫措施, 並到醫院找出發熱的病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