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入託前的六項基本準備

一、熟悉新環境

從家庭到托兒所, 孩子的不適應感普遍較強。 因此, 父母就應該在開學前給孩子做些心理準備, 多講些托兒所的趣事給孩子聽。 比如, 托兒所裡能認識新朋友, 老師會教好多本領, 還能參加非常有趣的活動等等。 目的是培養孩子入託的願望, 同時, 最好父母能夠帶孩子先去托兒所參觀參觀, 看看裡面的設施、玩具、圖書, 再讓孩子認識認識將來的老師, 消除孩子對托兒所的陌生感。

二、調整作息時間

托兒所有自己的作息制度和要求, 入託前父母可為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告訴孩子每段時間幹什麼。

Advertisiment
按時進餐、睡眠、盥洗、活動娛樂讓孩子在家照這個作息制度生活一段時間, 進入托兒所後會較快地適應新生活, 同時能培養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三、自己解決大小便

孩子的大小便問題一般過了十八個月就該訓練了, 如果孩子想要大小便還不能告訴大人, 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 就要注意了, 入託前應該重點教會孩子說:"我要小便, 我要大便"這樣的話, 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 又避免孩子受不潔之苦。 此外, 培養孩子定時排便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方法。

四、學會自己喝水

對於那些習慣於用奶瓶當水杯的孩子, 使用小杯子喝水有一定難度。 可是托兒所裡, 小朋友們都用水杯喝水, 這也是托兒所和家裡不同的地方,

Advertisiment
也是應該在入託前必須學會的本領。 剛開始練習喝水時, 可用塑膠杯子, 水倒得少點。 父母要教會孩子怎樣控制好杯子的傾斜度。 另外, 關於吃飯的問題也該在家就學會的。

五、學會自己穿衣服

午睡後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孩子自立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標誌。 大多數孩子脫衣服睡覺沒問題, 而穿衣服起床就麻煩了。 還時常會鬧出笑話:穿錯鞋、穿錯褲子、漏穿了穿反了衣服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 父母最好為孩子選擇那些穿脫方便的衣服。 還有, 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適, 鞋底要軟、跟腳、輕便。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父母可以適當為他多準備幾套衣褲, 以便孩子拉尿、嘔吐時更換。

六、學會交朋友

托兒所生活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集體生活,

Advertisiment
能否與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很重要。

入託前應該儘量讓孩子與鄰居接觸, 與鄰居的小朋友玩耍和交往。 入託後,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時間, 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 互相介紹後, 鼓勵孩子在一起, 拉把手, 玩一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