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入園,我用盡了洪荒之力

我希望蟲蟲能興高采烈地走進他的幼稚園, 能以愉悅的心情踏入他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里程, 於是我便早早地著手準備。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做到能自己吃飯、喝水、睡覺、大小便、穿脫衣服鞋子。

能照顧自己的孩子更自信, 在陌生環境中, 恐慌和焦慮的程度會大大減少, 從而能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劉濤說過:“車子有油、手機有電、卡裡有錢, 這就是安全感!”對孩子而言, 自理能力就是他們的“油”、“電”、“錢”, 是他們獲得安全感的源泉。

2、讓孩子學會表達, 表達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感受。

開學在即, 習慣由家長包辦的孩子不可能馬上實現自理;第一次離開父母,

Advertisiment
肯定有許多情緒;在陌生的環境, 身體或許會有不適。

於是, 我們就要教會孩子清楚地表達:“我要喝水”、“我要尿尿”、“我肚子疼”、“我熱”、“我想媽媽了”……

有的孩子想尿尿卻不敢或者是不好意思跟老師說, 最後憋不住, 尿到褲子上了;有的孩子自己不會吃飯, 跟老師還不熟, 不敢叫老師喂, 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得津津有味……

這些不好的體驗, 會讓孩子更加不願意去幼稚園, 延長孩子適應幼稚園的時間。

只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孩子才能得到老師恰當的照料, 從而增強他們上幼稚園的自信心。

3、讓孩子多跟同齡人玩耍, 學會與同齡人交往。

從家到幼稚園, 孩子需要適應從以他為中心的環境到“人人平等”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在幼稚園, 孩子需要與同學分享玩具、需要和同學一起遊戲、生活。 因此在入園前, 家長要創造條件, 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相處玩耍。

在幼稚園, 班上很多同學都愛跟蟲蟲玩。 後來我自己總結, 應該歸功於蟲蟲上幼稚園前有幾個年齡相仿的夥伴。

在與他們的相處中, 加上適當的引導, 蟲蟲學會了分享、提前體驗了衝突、也懂得平和地看待小朋友之間的爭執。

4、繪本引導

關於幼稚園的繪本很多, 大多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 能很好地引起孩子的共鳴。

通過繪本, 孩子能提前瞭解幼稚園的日常活動和生活作息, 從而消除孩子對未知世界的緊張感, 為將來的幼稚園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Advertisiment

繪本中的主人公剛開始上幼稚園時大多都是緊張不安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幼稚園生活, 漸漸地克服了心中的恐懼, 愛上了幼稚園。 通過感受主人公入園前後的心理變化, 孩子的焦慮情緒能夠得到很好的釋放。

5、心理暗示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淘氣的時候說:“再不聽話, 就把你送到幼稚園去!”這種說法無形中給孩子傳遞“上幼稚園是一種懲罰”的資訊, 會加劇孩子對幼稚園的恐懼心理。

當蟲蟲問我:“為什麼我現在不能上幼稚園呢?”時, 我會回答:“因為你還不夠大, 只有長大的小朋友才能去上幼稚園呢, 所以你要好好吃飯, 學會照顧自己, 快快長大。 ”

每次我這樣說完, 蟲蟲都流露出期盼的神情。 在他看來, 上幼稚園說明他長大了,

Advertisiment
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所以他很期待, 也很努力地學習自我照顧的本領。

好的心理暗示能夠讓孩子主動地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積極配合老師的節奏, 從而事半功倍。

6、提前熟悉幼稚園環境、認識老師, 最好能提前認識幾個同班同學。

平時可以帶孩子到幼稚園周邊走走, 看看幼稚園的外觀, 聽聽幼稚園裡的歌聲、歡笑聲, 讓孩子對幼稚園產生憧憬。

借助幼稚園開放日、師生見面會等, 幫助孩子熟悉自己的教室、認識自己的老師, 消除孩子的陌生感。

爭取提前認識幾個同班同學, 剛入園時, 班裡有認識的小夥伴, 孩子的不安和緊張也會減輕很多。

7、送的時候不拖泥帶水。

把孩子送到教室, 說聲再見, 不管孩子是笑還是哭,

Advertisiment
轉身就走。

站在門口久久不願離去的做法只會增加孩子的分離焦慮。 有的家長會偷偷趴在門窗外看, 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在外面, 又是一陣大哭。

我有一次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送完蟲蟲沒有馬上離開, 結果本來狀態很好的蟲蟲看到我在門口, 立即撲到我的懷裡, 說什麼也不願意讓我走。

我走的時候他哭的好傷心, 雖然很快就被老師哄住了, 但我還是十分愧疚和自責。 從那以後, 我都是送完就走, 不敢停留, 但蟲蟲的狀態卻出奇地好, 再也沒有哭過。

8、切忌連哄帶騙、威逼利誘。

“我回家給你拿件衣服, 一會就來。 ”、“我會在外面一直看著你的。 ”、“你乖乖上學, 放學了我給你買巧克力。 ”、“再哭就不要你了。 ”……

面對哭鬧不已的孩子, 家長在情急之下往往會哄騙、收買、甚至是恐嚇孩子。 這些做法只是暫時讓孩子止住哭聲,並沒有真正消除他們內心的緊張,過後孩子的不安反而會增加。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在幼稚園會想媽媽,媽媽去上班也很想你,但是上班是我的工作,上學也是你的工作,傍晚我會準時來接你的。”

9、去幼稚園接孩子要準時。

孩子正處於適應期,最盼望的應該就是爸爸媽媽來接他們。如果別的孩子都被接走了,你的孩子孤零零地呆在那,雖然有老師的陪伴,可他內心是失落不安的,這會使他更加排斥幼稚園。

10、多跟孩子溝通,問孩子一些具體的問題,避免負面提問。

傍晚接到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問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在幼稚園吃了什麼?”、“有沒有認識新朋友?”、“玩了什麼遊戲?”……通過這些問題,幫助孩子回憶一天中愉快的事,增加他對幼稚園的興趣。

蟲蟲每天放學都會跟我繪聲繪色地描述在幼稚園的一天,我每次都很配合地露出羡慕、驚奇的表情,並拉著他把新學的歌和舞教給我。他總會很認真地表演,並且最後會說:“我明天還要學新歌,然後回來教你。”

“有小朋友打你沒?”、“老師凶你了沒?”這類問題儘量不要問。如果家長總是這樣問孩子,孩子會不自覺建立起幼稚園不好、小朋友會打我、老師會凶我之類的聯想,從而增加了孩子對幼稚園的恐慌,使他更加不願意去幼稚園。

11、充分信任老師,積極配合老師,及時、主動跟老師溝通。

我們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要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不能人云亦云,偏聽偏信。得到了我們的信任,老師就能更加有效的教導孩子。

按照老師的要求準備好孩子上學需要的物品,不帶幼稚園禁止攜帶的玩具和零食,在家保持和幼稚園一樣的作息和飲食。幼稚園新生班的老師工作量往往都比較大,我們的積極配合有利於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孩子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對幼稚園和老師有什麼建議,需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保持與老師順暢的溝通,能夠增進家長和老師彼此之間的信任,實現家園互動,有利於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幼稚園。

有的孩子入園情緒大,家長就會怪孩子膽小、沒用之類。在我看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幼稚園,都是家長做的不夠好。

家長需要以一顆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孩子入園的問題。家長太焦慮,會把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家長太關注,會造成孩子的緊張、不安。孩子入園是他人生中必經的階段,就上我們每天都要上班一樣,就是一個日常活動,必須去做,但也沒必要過度緊張。

對於孩子上幼稚園後所要承受的和所能得到的如實相告,不誇大其詞也不過分縮小。比如:上幼稚園後會離開媽媽一整天,有時會很想媽媽,但是沒關係,傍晚放學的時候就能見到媽媽了;上了幼稚園就有很多同學,會認識許多新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玩玩具。

要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的家長因為心疼孩子,送一天在家休息一天,這種送送停停的方式只會延長孩子的適應期。按時接送,你會發現,孩子的適應能力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強。

這些做法只是暫時讓孩子止住哭聲,並沒有真正消除他們內心的緊張,過後孩子的不安反而會增加。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在幼稚園會想媽媽,媽媽去上班也很想你,但是上班是我的工作,上學也是你的工作,傍晚我會準時來接你的。”

9、去幼稚園接孩子要準時。

孩子正處於適應期,最盼望的應該就是爸爸媽媽來接他們。如果別的孩子都被接走了,你的孩子孤零零地呆在那,雖然有老師的陪伴,可他內心是失落不安的,這會使他更加排斥幼稚園。

10、多跟孩子溝通,問孩子一些具體的問題,避免負面提問。

傍晚接到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問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在幼稚園吃了什麼?”、“有沒有認識新朋友?”、“玩了什麼遊戲?”……通過這些問題,幫助孩子回憶一天中愉快的事,增加他對幼稚園的興趣。

蟲蟲每天放學都會跟我繪聲繪色地描述在幼稚園的一天,我每次都很配合地露出羡慕、驚奇的表情,並拉著他把新學的歌和舞教給我。他總會很認真地表演,並且最後會說:“我明天還要學新歌,然後回來教你。”

“有小朋友打你沒?”、“老師凶你了沒?”這類問題儘量不要問。如果家長總是這樣問孩子,孩子會不自覺建立起幼稚園不好、小朋友會打我、老師會凶我之類的聯想,從而增加了孩子對幼稚園的恐慌,使他更加不願意去幼稚園。

11、充分信任老師,積極配合老師,及時、主動跟老師溝通。

我們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要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不能人云亦云,偏聽偏信。得到了我們的信任,老師就能更加有效的教導孩子。

按照老師的要求準備好孩子上學需要的物品,不帶幼稚園禁止攜帶的玩具和零食,在家保持和幼稚園一樣的作息和飲食。幼稚園新生班的老師工作量往往都比較大,我們的積極配合有利於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孩子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對幼稚園和老師有什麼建議,需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保持與老師順暢的溝通,能夠增進家長和老師彼此之間的信任,實現家園互動,有利於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幼稚園。

有的孩子入園情緒大,家長就會怪孩子膽小、沒用之類。在我看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幼稚園,都是家長做的不夠好。

家長需要以一顆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孩子入園的問題。家長太焦慮,會把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家長太關注,會造成孩子的緊張、不安。孩子入園是他人生中必經的階段,就上我們每天都要上班一樣,就是一個日常活動,必須去做,但也沒必要過度緊張。

對於孩子上幼稚園後所要承受的和所能得到的如實相告,不誇大其詞也不過分縮小。比如:上幼稚園後會離開媽媽一整天,有時會很想媽媽,但是沒關係,傍晚放學的時候就能見到媽媽了;上了幼稚園就有很多同學,會認識許多新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玩玩具。

要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的家長因為心疼孩子,送一天在家休息一天,這種送送停停的方式只會延長孩子的適應期。按時接送,你會發現,孩子的適應能力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