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胎動 怎樣數才科學

進入孕晚期, 數胎動成為了孕媽咪每天的必修課。 可就這麼一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能搞定的數數問題, 愣是讓很多孕媽咪踩出了大坑。 那麼, 怎樣數才科學呢?

胎動的感覺是怎樣的?

雖然我們經常查看相關孕期知識, 但真正到了自己實踐的時候, 往往還是有很多疑惑和不確定, 比如胎動, 胎動到底是什麼感覺?像小魚一樣遊動還是像在打拳擊?很多孕媽咪個體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這就需要孕媽咪自己去判斷了。

胎動, 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 起初, 寶寶由於體積太小, 動作輕微, 所以媽媽們很難感受到。

Advertisiment
但到了孕18~20周之間, 寶寶的手腳伸展可以觸碰到子宮壁了, 這時很多准媽媽就開始感覺到胎動的存在了。

通常來說, 初產婦感覺到胎動的時間會晚于經產婦, 而且每個人的個體差異非常大。 所以, 健康正常的准媽媽都不要過於擔心“為什麼自己還沒出現胎動?”, 更不要擔憂自己會感覺不到胎動。 因為這種來自你身體內部的“打招呼”, 其獨特的方式足以讓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

怎樣數胎動

通常從孕28周開始, 大夫就會要求數胎動了。

·每天在早、中、晚飯後各數1次胎動, 因為餐後血糖水準較高, 寶寶也精神飽滿, 拳腳會比較活躍。

·數的時候要靜坐或側臥, 每次數一小時, 再把這三次胎動的次數乘以4, 就得出了12小時的胎動總數。

Advertisiment

·正常健康的情況下, 寶寶的胎動次數應該是每小時3到5次, 所以12小時應該有30~40次, 或者更多。

·如果12小時還不到10次, 就表明胎兒可能缺氧。

·若連續12小時沒有胎動, 就應該立即採取搶救措施。

怎麼才能算一次胎動呢?

數胎動,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特別是遇到比較鬧騰的寶寶, 一動起來就是組合拳, 延續性特別好, 這怎麼數?還有的寶寶斷斷續續的動, 應該算一次還是多次?真是個令很多孕媽咪糾結的問題。

從理論上說, 發生在1、2分鐘內的幾次胎動都可以合併成一次。 但具體隔多久才能算單獨的一次, 其實可以靈活掌握。

真的要間隔2分15秒的就算成兩次, 而間隔1分59秒的就要算成同一次嗎?

其實數胎動沒那麼死板。 連續數幾次後你就會掌握寶寶活動的規律,

Advertisiment
算一次還是算多次, 只要前後標準統一, 就可以了。

如果統一標準下, 胎動忽然減少50%以上, 就應該引起重視。

要注意的是: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多, 胎動也越活躍;但是到了妊娠末期, 由於寶寶迅速長大, 宮內活動空間減少, 所以胎動也會相應變少。

胎動還是打嗝?

大概在孕30周, 你就會漸漸習慣胎動的規律和感覺。 可忽然有一天, 肚子總會有那麼一兩次出現輕微的、規律性顫動, 大概2、3秒一次, 抖動幅度比一般胎動要小, 有時會長一些, 在10-20分鐘左右。 這種動是一跳一跳的, 很像心跳。 准媽媽用手摸在跳動的地方, 手會感覺一彈一彈的, 很有規律。

這是怎麼回事?也是胎動?

別擔心, 這是寶寶在打嗝。 打嗝≠胎動

Advertisiment

胎寶寶打嗝是很正常的現象, 就像成人的呼吸, 因為胎寶寶的肺部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需要不斷吞食羊水來練習肺部的呼吸, 以便為出生後正常呼吸做準備。

你看, 數胎動雖然簡單易操作, 但有時候也很容易引起人的緊張, 因為它隨意性、主觀性更強, 這就對準媽媽的心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胎動明顯減少時, 不要太慌張, 也有可能是寶寶在休息, 也有可能是你工作累了餓了等, 都會受到影響。 這種情況下, 只要讓自己平復心情, 找個輕鬆的環境側臥下來, 再數上一個小時, 就又恢復了。 不過, 如果胎動依然稀少, 那麼就應該求助於醫生了。

當然, 胎動也絕對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寶寶一直在不停歇地頻繁胎動, 有可能是早期缺氧後發生掙扎的求救信號。

Advertisiment
如果忽略了, 那麼接下去胎動就有可能減少乃至消失, 最後結果甚至是胎兒死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