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瘙癢是胎兒危險信號

孕期瘙癢 警惕膽汁淤積

孕期皮膚瘙癢雖然大多屬於正常現象, 輕度的孕期瘙癢沒什麼可擔心的, 通常是由於血液供應增強, 或者是因為皮膚被拉伸而引起的。 但有些孕婦皮膚瘙癢須警惕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

“癢”常為ICP的首發症狀, 多於妊娠28~32周出現。 起始時多在臍周, 後延及腹部, 再發展至四肢。 患者可表現為偶發瘙癢、間斷瘙癢、持續性瘙癢無日夜變化, 或持續性瘙癢晝輕夜重。 瘙癢程度不一, 但一般無皮損(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癢症相鑒別)。 產後症狀消退迅速(一般分娩兩日內即可消失), 再次妊娠時可能復發。

Advertisiment

膽汁淤積症引起的瘙癢一般先從手掌和腳掌開始, 然後逐漸向肢體近端延伸甚至可能發展到面部, 瘙癢程度不一, 但呈持續性, 白天的時候程度輕一些, 夜間則加劇。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的臨床表現以皮膚瘙癢為主, 嚴重時可出現黃疸, 少數患者還會出現乏力、腹瀉、腹脹等症狀。 孕婦出現這些警示信號, 應該及時就診。

如何預防膽汁淤積症

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很重要。 建議少吃諸如動物內臟、豬油、鴨油、雞油、蛋黃、螺、貝、章魚等食物;每日定量攝入蛋白、瘦肉,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禁止暴飲、暴食;傍晚飯後慢步行走, 充分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孕晚期左側臥位休息;適當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 當然,

Advertisiment
正規的定期產前檢查一定不能少。

三種影響胎兒的皮膚疾病

從懷孕到生產後1個月左右, 約有1/5的准媽媽會有皮膚瘙癢方面的問題。 孕期瘙癢是很常見且多數都很安全的, 但以下3種皮膚疾病, 則有可能會影響到腹中的胎兒, 所以在孕期過程中准媽媽仍是要妥善做好皮膚保養工作。

1、膽汁淤積性瘙癢症

發生階段

多發生在懷孕後期。

成因

因肝臟代謝與膽汁淤積問題, 進而產生的瘙癢症狀, 嚴重時會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膽酸升高等現象, 也可能因此導致死胎、早產, 准媽媽必須特別小心。

發生率

此疾病的發生幾率並不高, 約在0.02%~2.4%。

2 妊娠型類天皰瘡

發生階段

通常發生在懷孕後期。

成因

屬自體免疫性疾病, 是一種罕見疾病,

Advertisiment
由腹部出現很癢紅疹或水泡, 而後迅速擴散, 可能引發胎兒早產或低出生體重。

發生率

約1/60000~1/40000。

3 皰疹樣膿痂疹

成因

屬於一種膿皰型幹癬, 患者皮膚會有膿皰, 而且可能會發熱、發冷, 抽血檢查會發現有血鈣下降情形, 也可能造成死胎、早產、流產。

孕期瘙癢不能忍 外用藥膏可放心使用

特別提醒准媽媽們, 與懷孕有關的皮膚瘙癢, 症狀通常會持續到產後為止, 因此准媽媽有皮膚瘙癢問題或疾病, 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懷孕吃藥而一再隱忍, 如此可能因瘙癢而影響睡眠、孕期心情、精神狀況以及飲食等。 這些皮膚疾病的治療藥物都很安全, 長期使用也不會有問題, 不需有太多顧慮或不必須的擔憂。

如果癢到覺得不舒服或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及工作,

Advertisiment
甚至因為抓癢而出現傷口時, 最好還是尋求醫生協助, 尤其有些皮膚疾病症狀很類似, 最好通過皮膚專科醫生診斷, 才能對症下藥, 解決皮膚瘙癢的困擾。 治療時一般都以外用藥膏為主, 沒有效果時才會考慮口服藥, 這類皮膚疾病所使用的抗組織胺等藥物, 只要在安全的劑量範圍內使用, 都是相當安全的, 而且越到懷孕後期, 對胎兒越沒有影響, 准媽媽不必有過多疑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