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孕期產后N種常見感染

1

不論是孕期或產后, 感染的問題都是不容被輕忽, 因此, 了解常見的感染種類, 好發時間, 以提高警覺, 保障自己與胎兒的健康。 懷孕期間, 由于解剖結構、生理系統及免疫系統的變化, 故易造成孕婦感染及胎兒一并潛在感染之風險。

本文就孕期和產后階段, 比較容易出現的感染問題、感染原因及其治療方式, 還有對胎兒影響的各方面信息, 提出簡要的說明。

part i孕期中常見的感染

1.霉菌感染

【好發時間】:臨床上發生疾病或是帶原者的風險, 最高峰是發生在懷孕后期。

【感染來源】:白色念珠菌所引致的女☆禁☆陰及陰☆禁☆道發炎,

Advertisiment
在門診中排名第三位常見疾病, 次于非特異陰☆禁☆道發炎。 在懷孕期間, 算是一個挺麻煩的癥狀與疾病。 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 身體內的女性素濃度會升高, 進而加速陰☆禁☆道壁肝醣堆積, 容易造成白色念珠菌的滋生。

【臨床表征】:嚴重的會陰部搔癢。

【治療方式】:陰☆禁☆道塞劑mycostatin(nystatin), 每天使用1~2次, 連續7~14天, 約80%的患者可成功治療。 對胎兒的影響:子宮內感染霉菌的臨床報告非常少見, 通常都來自于陰☆禁☆道上升性的感染。 預防措施建議是如果出現臨床癥狀, 應該盡速就醫檢查及治療。

2.寄生蟲感染

【好發時間】:在各個懷孕期的感染發生機率分別如下:初期為14%, 中期為29%, 后期最高為59%。 感染來源:包含陰☆禁☆道鞭毛蟲、毒漿蟲等感染,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Advertisiment
毒漿蟲感染。 毒漿蟲是一種溫血動物身上所帶的原蟲, 貓是確定的宿主。

【臨床表征】:一般而言, 人類感染毒漿蟲通常是沒有癥狀。 而先天性的毒漿蟲感染在美國的預估發生率是0.1%。 如果臨床上出現以下四個癥狀, 就應該要懷疑是否感染毒漿蟲:1.脈絡膜視網膜發炎;2.水腦癥或是小腦癥;3.心智發育遲緩;4.大腦內出現鈣化。 當然這些現象也可能出現在其它病毒感染的患者身上, 所以也必須詳細做鑒別診斷, 如:巨細胞病毒感染。 至于在懷孕期間的毒漿蟲感染, 其中80~90%是沒有癥狀出現的。 其余的10?20%患者通常會出現輕微的淋巴結腫大, 大部分是在后頸部的淋巴結附近。

【治療方式】:在寄生蟲感染的治療方面, 切忌投與全身性的化學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建議使用操作簡單、局部非吸收的藥物治療為主。

【對胎兒的影響】:雖然說在懷孕后期的感染率是最高的, 但是感染的89%是無癥狀, 而其它的11%通常是輕微癥狀。 相反的, 在懷孕初期的感染機率是最低, 可是其發生之并發癥卻是最嚴重的, 感染患者中的四分之三會出現如死胎、周產期死亡等嚴重后果。

3.泌尿道感染

【好發時間】:在懷孕期間的菌尿癥發生率約為4?6%。 如果菌尿癥未接受完整治療, 其中的25?35%會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癥狀, 尤其是特別容易出現在懷孕后期。 如果可以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可以避免這一個嚴重問題的出現。

【感染來源】:以膀胱炎為例, 殘尿的滯留、產程中導尿時引入的細菌, 加上生產時膀胱受創傷,

Advertisiment
都是形成膀胱炎的原因。 臨床表征:疼痛、頻尿、尿急、排尿困難、膀胱壓痛、小便有膿和血。

【治療方式】:發生疑似癥狀時, 一旦確立為膀胱炎, 應鼓勵多攝取液體, 以幫助沖洗泌尿道, 同時鼓勵產婦多下床活動, 以排除懷孕時殘留于體內多余的液體量。 在抗生素治療方面, 醫師會選擇對哺喂母乳比較沒有影響的藥物, 所以通常是可以繼續哺喂母乳。

4.肺炎

【好發時間】:可以發生在懷孕期間的任何一個階段。

【感染來源】:造成感染的細菌通常是肺炎雙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非產科因素造成的孕婦死亡部分, 心臟疾病占第一位, 而肺炎占第二位。

【臨床表征】:常會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咳嗽等癥狀。

【治療方式】:有效地抗生素治療可以減少流產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對胎兒的影響】:懷孕期間出現的肺炎, 會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臨床狀況, 尤其是胎兒須注意腦部發育。

5.羊膜腔發炎

【好發時間】:可以發生在懷孕期間的任何一個階段, 主要還是要觀察孕婦是否出現高燒不退的現象為主要依據。

【感染來源】:通常是霉菌屬, 或是披衣菌等。 病理上, 感染性的浸潤發生率約為11~16%, 但是臨床上可以發現出現羊膜發炎現象的機會, 卻遠小于這一個機率。 這部分可解釋的是, 因為真正可在羊水細菌培養中發現的細菌的感染個案數, 遠多過臨床上認定為真正是羊膜腔發炎現象的個案數。

【治療方式】:采取抗生素治療為主, 治療過程中, 要特別注意到對盤尼西林有抗藥性的細菌, 如果臨床上治療效果不彰時, 要多方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藥物方向。

【對胎兒的影響】:都來自于感染癥狀,這時必須要依據小兒科的專業來決定檢查及治療方向。

part ii產后常見的感染

1.子宮內膜炎

【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產后的2星期左右。

【感染來源】:剖腹生產、過長的產程及破水時間、生產過程中的傷害、產婦貧血和較低的社會經濟階層產婦,為五個主要發生因素。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期最常見的發燒原因。其發生率約為3.8%。可以是因為先前的羊膜腔發炎所引致的結果,而后續可引發子宮肌肉層炎癥、輸卵管炎癥、骨盆腔膿瘍等。

【治療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療為主,治療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到對盤尼西林有抗藥性的細菌,如臨床治療效果不彰時,則需要多方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藥物方向。

2.剖腹生產后的傷口發炎

【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后的1~2星期間。

【感染來源】:由于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產大,出血量也隨之增加;一般而言,平均增加100~1,000c.c.出血量,有時還會更多。只要開刀時間愈久,出血量愈多,傷口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這是自然生產較少發生的并發癥。剖腹產手術后,傷口愈合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此外子宮上留下一道傷口疤痕,這一傷口,在下次的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傷口裂痕或子宮破裂,而且一旦發生,產婦及胎兒之死亡率很高。為避免這種悲劇,除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傷口恢復,對于傷口的消毒、使用的縫線,及手術技術的講究,都是防止子宮破裂的方法。

【治療方式】:視傷口狀況,如果傷口發炎處較小,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如果傷口發炎處較大,則必須考慮口服抗生素外,要施行傷口擴創手術,勤換藥,及后續的傷口重新縫合手術治療。

3.乳腺炎

【好發時間】:通常是產后第10~14天。

【感染來源】:乳腺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致病菌通常來自嬰兒的口、鼻,然后駐居在母親的乳☆禁☆頭及乳暈處。當乳☆禁☆頭有病變或裂隙時,致病菌就會上行至泌乳系統,造成乳汁的滯留,形成細菌生長的媒介物。真正的乳腺炎,與乳管阻塞而致的乳☆禁☆房局部發炎是不同的;前者是由細菌造成的感染,需加治療以控制病情,后者是良性癥狀,只要施予乳☆禁☆房按摩,及勤加喂食即可改善。病理上,乳腺炎尤以初產婦多見,主要發病原理是產后身體抵抗力下降,易使病菌侵入、生長、繁殖。

【臨床表征】:患者多以乳☆禁☆房脹痛開始,接著在乳☆禁☆房的外上四分之一處出現有明顯壓痛的腫塊。乳☆禁☆房顯著腫脹、疼痛、皮膚漸紅、局部皮膚溫度升高。若治療不及,可出現高熱、寒顫、脈博加快、同側淋巴結腫大、白血球增高等癥狀。

【治療方式】:一般給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熱敷、水分攝取及抗生素治療。通常乳☆禁☆房的奶水被吸出來后,輸乳管阻塞或乳腺炎會在一天內改善。如果癥狀非常嚴重,已有明顯的發燒,疲憊癥狀,或是乳☆禁☆頭也有破皮龜裂的狀況,或在奶水被吸出后24小時內仍未改善時,需要請醫師看診。 一旦使用藥物,即使癥狀改善了,仍一定要吃完一個療程,如果提早停藥,可能會再復發。這些藥物對寶寶并不會有影響,仍可繼續喂奶。如果持續服用藥物5天后,仍有疼痛的腫塊存在時,要考慮是否化膿,以空針抽吸腫塊的內含物是最簡單而正確的判斷方式,如果是化膿,可以局部麻醉做切開引流,并不需住院。外科醫師在切傷口時,會盡量遠離乳暈,以免影響哺乳。處理的那一側仍可哺乳,即使醫師不建議哺喂,或是媽媽也不想哺喂該側,對側的乳☆禁☆房仍可持續哺乳。

【對寶寶的影響】:一般護理原則為乳汁排除,可繼續哺喂及休息。母親于感染期間應可繼續哺喂,以避免乳汁郁滯及乳☆禁☆房腫脹,此二者是造成感染和膿瘍的因素。文獻報告,感染期間哺喂母奶,對母親或嬰兒皆無傷害或不良影響,但有些醫院仍認為嚴重感染期之母親應暫停哺喂,排除乳汁,防止乳☆禁☆房充血腫脹。


溫馨提示: 產后形體恢復:
1、時間:越早越好,不要坐月子。
2、運動:盡早開始走路、形體訓練。
3、飲食:逐漸控制,切忌盲目進補。

要多方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藥物方向。

【對胎兒的影響】:都來自于感染癥狀,這時必須要依據小兒科的專業來決定檢查及治療方向。

part ii產后常見的感染

1.子宮內膜炎

【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產后的2星期左右。

【感染來源】:剖腹生產、過長的產程及破水時間、生產過程中的傷害、產婦貧血和較低的社會經濟階層產婦,為五個主要發生因素。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期最常見的發燒原因。其發生率約為3.8%。可以是因為先前的羊膜腔發炎所引致的結果,而后續可引發子宮肌肉層炎癥、輸卵管炎癥、骨盆腔膿瘍等。

【治療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療為主,治療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到對盤尼西林有抗藥性的細菌,如臨床治療效果不彰時,則需要多方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藥物方向。

2.剖腹生產后的傷口發炎

【好發時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后的1~2星期間。

【感染來源】:由于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產大,出血量也隨之增加;一般而言,平均增加100~1,000c.c.出血量,有時還會更多。只要開刀時間愈久,出血量愈多,傷口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這是自然生產較少發生的并發癥。剖腹產手術后,傷口愈合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此外子宮上留下一道傷口疤痕,這一傷口,在下次的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傷口裂痕或子宮破裂,而且一旦發生,產婦及胎兒之死亡率很高。為避免這種悲劇,除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傷口恢復,對于傷口的消毒、使用的縫線,及手術技術的講究,都是防止子宮破裂的方法。

【治療方式】:視傷口狀況,如果傷口發炎處較小,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如果傷口發炎處較大,則必須考慮口服抗生素外,要施行傷口擴創手術,勤換藥,及后續的傷口重新縫合手術治療。

3.乳腺炎

【好發時間】:通常是產后第10~14天。

【感染來源】:乳腺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致病菌通常來自嬰兒的口、鼻,然后駐居在母親的乳☆禁☆頭及乳暈處。當乳☆禁☆頭有病變或裂隙時,致病菌就會上行至泌乳系統,造成乳汁的滯留,形成細菌生長的媒介物。真正的乳腺炎,與乳管阻塞而致的乳☆禁☆房局部發炎是不同的;前者是由細菌造成的感染,需加治療以控制病情,后者是良性癥狀,只要施予乳☆禁☆房按摩,及勤加喂食即可改善。病理上,乳腺炎尤以初產婦多見,主要發病原理是產后身體抵抗力下降,易使病菌侵入、生長、繁殖。

【臨床表征】:患者多以乳☆禁☆房脹痛開始,接著在乳☆禁☆房的外上四分之一處出現有明顯壓痛的腫塊。乳☆禁☆房顯著腫脹、疼痛、皮膚漸紅、局部皮膚溫度升高。若治療不及,可出現高熱、寒顫、脈博加快、同側淋巴結腫大、白血球增高等癥狀。

【治療方式】:一般給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熱敷、水分攝取及抗生素治療。通常乳☆禁☆房的奶水被吸出來后,輸乳管阻塞或乳腺炎會在一天內改善。如果癥狀非常嚴重,已有明顯的發燒,疲憊癥狀,或是乳☆禁☆頭也有破皮龜裂的狀況,或在奶水被吸出后24小時內仍未改善時,需要請醫師看診。 一旦使用藥物,即使癥狀改善了,仍一定要吃完一個療程,如果提早停藥,可能會再復發。這些藥物對寶寶并不會有影響,仍可繼續喂奶。如果持續服用藥物5天后,仍有疼痛的腫塊存在時,要考慮是否化膿,以空針抽吸腫塊的內含物是最簡單而正確的判斷方式,如果是化膿,可以局部麻醉做切開引流,并不需住院。外科醫師在切傷口時,會盡量遠離乳暈,以免影響哺乳。處理的那一側仍可哺乳,即使醫師不建議哺喂,或是媽媽也不想哺喂該側,對側的乳☆禁☆房仍可持續哺乳。

【對寶寶的影響】:一般護理原則為乳汁排除,可繼續哺喂及休息。母親于感染期間應可繼續哺喂,以避免乳汁郁滯及乳☆禁☆房腫脹,此二者是造成感染和膿瘍的因素。文獻報告,感染期間哺喂母奶,對母親或嬰兒皆無傷害或不良影響,但有些醫院仍認為嚴重感染期之母親應暫停哺喂,排除乳汁,防止乳☆禁☆房充血腫脹。


溫馨提示: 產后形體恢復:
1、時間:越早越好,不要坐月子。
2、運動:盡早開始走路、形體訓練。
3、飲食:逐漸控制,切忌盲目進補。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病嗎?怎麼治療和預防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正常情況下手足口病手通常治療7-10天內就可以痊癒,不是很嚴重的。但是手足口病有中度的傳染... [詳細答案]

  • 3回答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嗎?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正常情況下手足口病手通常治療7-10天內就可以痊癒,不是很嚴重的。但是手足口病有中度的傳染... [詳細答案]

  • 3回答

    手足口病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麼?

    您好,手足口病多發于兒童,是一種傳染病,屬於口腔炎。該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後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症狀。患兒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較明顯。輕症患...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嗎

    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表現的症狀為月經週期或出血量不規律。而月經不調也可導致女性不孕。你如果想懷孕,首先應該先把月經不調治療好,因為月經不調,排卵期也就紊亂了。經期應注意保暖,忌寒,涼,生... [詳細答案]

  • 3回答

    宮頸糜爛是一種常見的婦女疾病麼

    你好,宮頸糜爛是一種常見的婦女疾病,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按時按量用藥。堅持用藥到治癒為止。用藥期間請禁止性☆禁☆生☆禁☆活,保持衛生,勤換內褲,飲食上面要儘量清淡。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