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尿頻怎麼辦?

對於准媽媽來說, 懷胎十月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其間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 尿頻(小便次數增多)就常困擾著准媽媽。

小雪懷孕已經2個月了, 正在為沒有什麼早孕反應而暗自慶倖, 可是她最近遇到了一件非常頭痛的事, 小便次數明顯增多。 平時倒還好說, 沒有人會注意她上多少次廁所, 可今天公司裡開重要會議時就讓她很為難了, 想著自己離開座位時別人異樣的目光可真是讓她感到不好意思, 等一會兒再去吧, 結果會議結束時她發現自己已經把褲子尿濕了。

這樣的例子可是不勝枚舉的,

Advertisiment
當然准媽媽們也不必為此大驚小怪, 因為大多情況下這都是懷孕惹的“禍”, 即孕期尿頻

孕期尿頻有原因

頻繁有尿意常常是確定懷孕的一個標誌, 甚至有很多人是在發現尿頻而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懷孕的。 多數准媽媽都被尿頻所擾。 整個懷孕過程中, 有兩個時期容易發生尿頻現象。

懷孕前3個月, 准媽媽們特別容易感到尿頻, 主要是因為子宮慢慢變大時, 造成骨盆腔內器官相對位置的改變, 導致膀胱承受的壓力增加, 使其容量減少, 即便有很少的尿也會使孕婦產生尿意, 進而發生尿頻;同時有研究表明, 身體中激素分泌的改變也是尿頻的原因之一。 到了孕期的第4個月, 由於子宮出了骨盆腔進入腹腔中,

Advertisiment
膀胱所受壓力減輕, 因此症狀就會慢慢地減緩。

進入孕晚期, 由於胎頭下降進入骨盆腔, 使得子宮重心再次重回骨盆腔內, 膀胱受壓症狀再次加重, 尿頻的症狀也就又變得較明顯, 甚至很多孕婦一用力就容易有尿液從尿道滲出, 也就是所謂“尿失禁”。 妊娠晚期尿頻是胎頭下降到盆腔的標誌, 應到醫院檢查是否臨產。

發生尿頻怎麼辦

小便多讓人覺得很麻煩, 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適當控制飲水量, 白天適當多喝水, 睡前減少飲水量, 以免半夜頻頻起床。

或許准媽媽們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來減輕尿頻的發生, 不過可一定小心不要走入誤區。

誤區之一:

少喝水

水的重要性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科學已經證實人3天不喝水就會死亡。

Advertisiment
有些准媽媽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而有意少喝水, 甚至口渴才飲水。 這可就走進了一個誤區。 口渴才喝水, 猶如田地龜裂後再澆水一樣, 口渴是大腦中樞發出要求補水的救援信號, 是缺水的結果而不是開始。 口渴說明體內水分已經失衡, 腦細胞脫水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 這對於孕婦及胎兒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准媽媽們可不要做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噢。

TIPS:准媽媽應每隔2小時飲水一次, 每日8次, 每次200毫升, 共1600毫升左右。

誤區之二:

憋尿

有了尿意應及時排尿, 切不可憋尿, 因為有的人會因為憋尿時間太長, 而影響膀胱的功能, 以至於最後不能自行排尿, 造成尿瀦留, 需要到醫院行導尿術。

TIPS:推薦一些應對尿頻的小方法。

Advertisiment
(1)隨時排淨小便:出門前、參加會議或活動前及自由活動期間應及時排淨小便, 學會“忙裡偷閒”。 (2)使用護墊:以防“突發事件”。 (3)加強肌肉力量的鍛煉:可做會陰肌肉收縮運動, 如此不僅可收縮骨盆肌肉, 以控制排尿, 亦可減少生產時產道的撕裂傷。

如何判斷正常與異常的尿頻

正常的尿頻只是小便頻繁, 身體不會出現其他症狀和不適。 如果尿頻同時伴有尿痛、尿不盡(小便後仍有尿意), 或有發熱、腰痛等症狀時, 則有可能患泌尿系感染, 必須到醫院找醫生治療。 此時應檢查尿常規, 同時做尿培養, 一切正常才可以認為是生理現象, 不可疏忽, 以免延誤治療。 同時要多飲水, 多排尿。

孕期警防泌尿系感染

懷孕後, 輸尿管會增長增粗,

Advertisiment
又因受孕激素的影響, 管壁的平滑肌鬆弛, 蠕動減少減弱。 到孕晚期, 膨大的子宮壓迫膀胱和輸尿管, 這些都會造成尿流不暢和尿瀦留。 瀦留的尿液不僅對泌尿道的粘膜有刺激, 而且還容易使細菌孽生。 妊娠後尿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增多, 這又是細菌繁殖的有利條件。 這些原因, 使孕期的婦女很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TIPS

孕期應注意保持外☆禁☆陰部的清潔, 睡覺時採取側臥位。 多喝水、多排尿。 另外加強營養, 增強體質。 在發生了泌尿系感染後應積極治療。 若治療不及時、不徹底, 常可使病情加重或造成遷延不愈, 影響母親和胎兒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